1)第335节:南诏的美酒_窃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栋派人传黄君汉,到乾阳殿议事。

  黄君汉有勇有谋,和李世民相比,虽差一筹,但也不被他轻易玩弄于股掌。派他去南诏传书,既可传递魏征关于南诏,由征服变统一的建议,借此机会还可以察看一下,李世民在南诏的动静。

  黄君汉来到乾阳殿,李栋问些日常生活上的事情,无非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杂事。他都对答如流,不像一般人,见皇帝腿都是抖的。皇帝权力再大,没有正当理由也不能随便杀人不是?他不怕皇帝,说明两点过硬,第一高度自信,第二则是相信皇帝。无事无非皇帝叫自己,一定有任务安排。朝内虎将满把抓,圣上不派他们去,定是相信自己更能出色完成。

  凭着这两点,黄君汉就表现得十分平静。真要犯了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滨,莫非王臣,想逃也无处藏身。

  黄君汉到南诏,李栋只要他传一句话,只有四个字:大禹治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李栋以至于都懒得写诏书了,只让他传个口谕。想那李世民聪明过人,应该能够领悟这四个字中的深刻含义。

  魏征和李栋在朝堂议事时,黄君汉并不在场,魏征关于统一南诏的建议他并不知道,也不知道李世民在南诏的战况如何,冷不丁冒出来这四个字,他懵了。闹不明白,千里迢迢赶到南诏,传四个字到底有何深意。

  李栋既然发了口谕,那就是圣旨。只能遵照执行。南诏战事打了数月,取得一些小成绩,更大的胜利还得再加把劲。在这关键时刻,传这样四个字,一定极为重要。黄君汉收拾行囊,提上长槊,便奔出洛阳南门。

  一路晓行夜宿,专走通天大道,偏僻路段全部摒弃不走。黄君汉倒不怕剪径大盗拦路抢劫。他出身瓦岗寨,天下大盗的总盟主,还怕那些小蟊贼?万一在路上遇到他们。收拾他们耽误时间,耽误平定南诏的大业损失就大了。换句话讲,几个小蟊贼他还不放在眼里。

  赶往南诏的路上,黄君汉一直在琢磨。大禹治水和平定南诏之间有何牵连。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里里外外想了无数遍,也没能想出个结果。

  赶到南诏,已是十天以后,这时黄君汉隐约觉得,大禹治水和平定南诏之间,似乎还缺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想明白。便推断出圣上李栋,要自己传这四个字的真正目的。

  深入到南诏领土后。黄君汉打听到李世民的战绩,以及行军路线,包括南诏国的南状,都有深入的了解。结合“大禹治水”这四个字,黄君汉又想了一整天,才恍然所悟,原来如此!他一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哪是叱咤风云的威武大将军应该有的行为!黄君汉便有心试试李世民水有多深,是否能理解得了这四个字中的含义。

  七拐八弯找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