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7章 养鸭场_苗家少女脱贫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脖子。不比遍地都是的良种鸭,养殖场胆敢卡他们村的脖子,他往老乡家里一只一只收都能凑齐了!谁怕谁!

  可副县长出马了,他也就没吱声。反正去土麻鸭养殖场看看又不要钱,实在推脱不过,还能放龙向梅。那是个刚20的小姑娘,非体制内非党员,三代贫农根正苗红的一网红。别说副县长,副市长来了都能梗着脖子说不鸟就不鸟,你奈她何?

  杨文忠心里有数,更淡定了。一边热情洋溢的跟张国臻汇报着村里的情况,一边时不时掏手机看后台。换成别的时候,领导说话你敢看手机?怕不是欠社会毒打。可现在么,看的是龙向梅淘宝店的后台,那没事了。不但杨文忠忍不住一直看,张国臻三五不时的瞥两眼,真心实意的为县里多了个网红而高兴。

  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多亏了村村硬路通的政策,一路都算平稳。比起前些年下个乡,车子抖的能把胃都吐出来的情况好太多了。几个人低调的抵达了养殖场附近,车开不到最里面,只能下车步行。

  沿着土路走不到50米,见到了一个毫无特色的木制门楼,上书“刘胖子养殖场”。推开门口的木栅栏走进去,杨文忠下意识的扫了眼场内情况。养鸭场规模不算很大,约7亩的池塘面积。最多能养1400只左右的鸭子,按照淘宝店预定数,都不够一波带走的。心里立刻不大满意了。

  养殖场内的土狗听到了陌生人的脚步,齐齐大吠。一个健硕的中年女人迎了出来,上下打量了张国臻一眼,见他一副标准干部的打扮,试探着的问:“领导,你来买鸭子?”

  张国臻和善的笑道:“我是副县长张国臻,老乡你叫我老张就行。我们县出了个卖血酱鸭的网红,生意不错,村里鸭子供不上了,听说你的鸭子养的好,来你这里看看。”

  中年女人正是养殖场的老板刘艳兰,因为胖,所以外号刘胖子。早年南下在家广式饭店里打工,偷学了厨师做凉拌鱼皮的手艺后,辞职跑去城中村里摆摊。结果因满腹心思在赚钱上,忙的来不及谈恋爱。搞到三十多岁了都没对象,把家里急的不行。强行拖回来相亲。

  三十多岁的女人在村里能找什么对象?要么鳏夫要么残疾要么二流子。偏偏她精的要死,别人问她在外做什么赚钱的营生,她一律答在厂里做流水线。村里出去打工的不知凡几,一说起流水线,她的收入大家便心知肚明。弄得一群青壮年错失了少奋斗二十年的机会。

  嫁不出去,再出门卖鱼皮,市场已经被人占了。只好折回来拿积蓄开养殖场,一晃十年过去,鸭子卖了几十批,她依然单身。是村里的笑柄,也是神话。可惜经济不景气,养殖场每况愈下,神话破灭,只剩笑柄。

  她这代人,生于改革开放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