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 陆恒出关_恒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慧空二僧走后,圆测重新回到了神秀的禅院之内,就见神秀背对着门,落寞地站在一株梧桐树下。

  圆测并未开口,只是默默等待。

  良久,神秀不无萧瑟做偈道:“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好偈!

  圆测忍不住在心里为神秀喝了声彩!

  不愧是禅宗号称悬解圆照第一的妙僧神秀,仅凭此偈,就足以证明其佛法之高深,绝不在其师弘忍之下。

  此偈的典故出自《法华经》,说有一位富翁出远门,把独子留在家乡,后来家产旁落,孩子变成乞丐。父亲在另一个城市又经营了很大的产业,儿子流落到该地,不明究里,登门乞讨。父亲很惊喜,准备收留他,日后再相认。但儿子认不出父亲,也不知他存的是什么心,疑惧之下,连夜逃走。

  神秀这一偈若是不知其做偈时的环境和心境,那它的含义就十分高大上,可以理解为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都是佛的独生子。佛要接近众生,希望他成为佛的继承者,众生却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佛有什么关系。

  但要是结合神秀的现状,这首偈的讽刺意味就十分明显了。

  这就是说慧能使用这样的手段,是一种自我菲薄,自我糟蹋,无论他人如何扶助,他也永远无法立足。

  到时候因为慧能本身的不自信,哪怕他神秀心胸宽广愿意饶过他,慧能恐怕也会满心疑惧,“舍父逃走”。

  舍父逃走,就是撇了你爸爸就跑,神秀颇具幽默感嘛……

  圆测有些莞尔,却又感觉自己笑出来似乎不太礼貌,于是劝解道:“神秀师兄,诸行无常,寂灭为乐,外魔不除,何以禅定?”

  意思是这世上所有事都变化无常,只有自身的修行恒久不变。但要是有外魔的存在,又怎么能静心修行呢?

  神秀苦笑,回过身来,道:“倒是让师弟见笑了。只是我禅宗法统,绝不容一介刳夫觊觎。”

  说到此处,神秀面色坚定起来:“也罢,李荣此人,诛我同门,此事必不能和其善了。哪怕他尊为国师,却也不能不给我东山寺一个交代!地狱不空,誓不……”

  说到这里,神秀突然住口不语,他突然想到这句圆测刚刚对他说过,继而又想到圆测刚才劝他的那句“诸行无常”,自己之前也对圆测说过。

  两人对视一眼,沉默片刻,竟不约而同长吟佛号:“阿弥陀佛……”

  再说慧空二位僧人,出了嵩山后,直奔洛阳而去。进城之后,二人寻一僻静处改头换面,黑布蒙头,悄然往国师府潜去。

  此时天色已晚,国师府内,陆恒依旧没有出关。

  门外的王灵妃三人自是焦急万分,却又不敢破门而入,惊扰陆恒。

  沙陀忠绝望叹道:“老狄和尉迟大人身陷囹圄,国师又闭关不出,难道大唐的安危,就压在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