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章 大课题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水平。

  这个单位比较小,和认知中的敏特相比,大约是四百分之一。

  已经死了很多年的敏特,当年自然不可能释放四百个火花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由人释放,而是魔术阵启动。

  标准魔术阵可不管能不能点燃木柴,魔力通量达到最低要求就会冒出个火花来,甚至不会理会能不能形成魔力火苗。而人放火花术至少是要点火,另外还存在魔力控制能力的差异。

  它是个法术启动阈值,“法”相当于电力中“瓦”这种功率单位,真正的魔力量还要加上时间,一法时就够榨干好几个敏特了,这样来看就会显得很合理,单位其实不是真的小。

  不过单位有了,具体多大的火苗是多少法的能耗,还需要慢慢研究,总之新的魔力单位配合标准尺,已经有了充分条件能勉强推进大课题,给“自然魔力是否会流动”写出答案。

  答案是会,但很慢,慢到反直觉。

  具体实验在新城北面温度普降的丘陵带进,为了消耗掉魔力而不造成危害,甚至半路上还给新城重工提供了魔力动能设备,帮助消耗一部分。不过这点消耗远远不够,又把训练中的卫戍部队给调来两个营,加强射击训练来消耗。

  通过这么多手段,才在一公里半径里,测得3法的功率差!

  主要还是魔力吸附材料存量不够,生产得也很慢,兼顾实验面积的时候,吸附速度上不去。

  问题是实验面积不够,测出来的结果受风力影响又特别大,每次测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根本做不得数。

  总之通过这项测试,大体判断出漆黑之地丘陵带的魔力填充速率,换算功率极限约8法每秒,三轮测试下来,浮动值为±2,属于有一定可信度的数值。

  直觉中自然魔力好像无穷无尽,结果补充得这么慢,也不知是流动性问题,还是魔力并没有那么多。

  但里面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如“魔力的主要来源是地面还是随空气流动”、“天体运动是否对魔力产生类潮汐作用”、“魔力粒子是否具有量子隧穿效应”等等等等。

  研究院补了很多课也远没到量子学的地步,王齐在得知自己要来异世界种田后没有回头去找书,能带来的只是从随车携带的小书堆里挑选出来的,并不能全面描述各种学科。

  这些问题现在都没有答案,实际上仅仅测量一地,连课题起步都没完成,接下来还要生产更多的魔力吸附材料,设法找到更好的魔力消耗途径,然后去各地进行测量,尝试着进行分析。

  实力还是弱,如果能上太空就不需要这么麻烦,排除各种干扰后,对“魔力有没有生产者”的问题能够更便捷的给出答案。

  深化魔力认知的课题,是为了能让魔力学一步步走向系统科学,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多实际效果。它作为研究院基础知识补充课程之后的主要大方向,具体的指标工作还是得做。

  最近的指标工作是试制重武器。

  和以往一样,还是由李想殿下来上几节临时课,让研究院的大家对武器体系有个整体认知,再来谈开发方向。

  魔法大炮是重武器,重武器不止是魔法大炮。

  现在新城重工还造不出长管径的无缝钢管,但是具有较小口径的短管制造经验,可以尝试增加口径,设计诸如班用机枪、小口径四联装防空机炮等。

  魔法武器不一定非要叫这些名字,大体功能与战场定位类似就是了。

  另外从战术需求而言,以麻瓜部队对抗魔法大军,战场魔力控制也是个重大课题,发给红石魔术设备厂的战术禁魔设备就是其中之一。

  类似于电磁战,禁魔装置也不会只有一种形式需求,至少要有更大号的半永久式装置,等技术进步后希望能与营地护盾装置一体化,并衍生出空中单位。不过眼前得时间点,研究院对反魔法方面得认知还太少,要从合作项目里吸收知识。

  至于护盾装置,自然是被调去王城帮忙的法师,从魔法道具店团队项目里吸取到的知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