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5)_重燃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只是赶场的天,卖菜卖鸡蛋换点钱存起来,逢年过节买点肉买点水果回来打牙祭,20年前谁有消费力去买水果当做日常食品啊?

  不说农村了,就算是城市里,20年前,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没这个消费力,你怎么教育?

  教育没有用,消费者从来不是你教育出来的。

  小朋友打游戏可以,网购,他哪儿来的钱?老头下棋可以,网购你就真的是在为难老人家了。

  你要认同这一点,到一个时点,你不用教育他多吃蔬菜少吃肉,他自己会明白的,他会找着吃,因为人均GDP到了一定的维度里,消费习惯、理念就会改变,他自己就会迸发出这个需求。

  也就是说,当计算机普及到一定程度后,网购的人群自然也就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你不用教育他,树立口碑,提供引导就够了,你如果口碑好,这些新人群自然就过来了,因为他们会问,问谁谁谁哪家平台靠谱。

  你记住,教育消费者是个大忌,你天天花很多的时间去培育去教育,其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不是顺势,这是在拔苗助长。”

  说罢,他自己嚼了几颗花生,等牛强东自己想明白点了点头后,这才继续说着,“第二的大忌,就是你之前第一句说的跑马圈地,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讲的。

  大哥,起步期!还没什么人呢!你圈个毛啊!你费尽心思的扩张,扩张完毕了,你才发现,完了,没客户,你只能抱着前期的巨大投入在那傻傻的等着客户什么时候会出现。

  第三个大忌,就是憋起来自己在那闭门造车。

  早期的状态,起步期,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打样板!

  这个时候是一个企业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你要不断地试验什么样的样板才是最好的样板,什么样的模型才是最优的模型。

  你搞个工厂,服务一两个客户就够了,但这一两个客户,你一定要打造出未来可以规模化和复制化的样板。

  如何交付,如何出产品,我的时间周期是多长?一个标准化的工厂是多大,投入是多少?产入是多少?一定要做出来个样板。

  你搞个连锁,一个门店,这个门店的盈利模型到底是什么?投资多少?回报周期是多少?是联营?是直营?是加盟?是用什么样的方式?

  在早期,做样板式的测试是最重要的。比如我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在数码广场,不赚钱,甚至倒贴钱的在跑生产线……”

  卿云把当初日月光华在数码广场的岁月讲给牛强东听。

  当初他便是这样在数码广场将精益生产线给提前跑通,搬到TOP园区里第二天就直接复制上量。

  原本对卿云这一连串问题给打懵了的牛强东,在这个鲜活的例子下,顿时明白了过来,不时的提问并记录着。

  卿云抿了一口茶,继续说着,“你记住,在这个阶段,规模没有任何意义。

  但在早期的时候,你要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找各式各样的竞争对手,去比对,去研究,去找出一个真正的样板模型,并测试完毕,使之达到你能快速复制的地步,能理解吧?

  起步期,绝大部分的事不做比做,更重要。

  那需要做什么?

  做一个真正的标杆。

  你要等,等战略契机点的出现。”

  说罢,留足了大强子记笔记的时间,见他停了笔,卿云这才开口说道,“第二阶段,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这个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随着人均GDP和终端市场开始上量,成长期开始出现。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