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坏事_混在12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招呼,而是十分默契地将时间留给了他们俩。

  这一次相见,姜宁发现对方好像有所改变,对于自己的话也有了兴趣,时不时地还会问上一句,海上的生活本就十分刺激,在姜宁的嘴里平平无奇地直述出来,依然是个不错的故事。

  “打得好,这些狗贼,为鞑子做事,都该死。”听到精彩处,雉奴就会忍不住拍手称快,在她的头脑中只有最简单的是非观,站在鞑子那边的都是坏人

  海战同陆战不一样,一旦失败就是船覆人亡,跑都没处跑去,不过雉奴好像从来没为他担心过,更不会出那些关心的话。这让姜宁更深刻地理解了那句叮嘱,“她本就不是个寻常的女子”。

  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在,雉奴在听,直到后来无话可时,姜才想起来要问上一句。

  “你怎会来这里,侍制不是上大都了么”

  这个消息他是最近联系时才得到的,原就是本地的弟兄所通报,他自然会以为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哪曾想雉奴一听之下猛得怔住了,随即脸上就变了颜色。

  临安城里兴庆坊刘府内,璟娘早早地就起了身,这是由于要锻炼的缘故,几个月不间断地坚持下来,如今已经形成了习惯。

  “管家已经探得了消息,确实有一家人将状子递到了临安府,因为事涉边臣,姜府在这边又没有主事的人,临安府那里就将状子压下了。之后台阁就发了难,指斥府衙有意庇护,其中定有弊情云云,要求将案子转到大理寺,朝廷还没做出回应,不知道到了哪一层。”

  “那家人是何来历”

  伴着一阵舒缓的音乐,一身紧身黑衣的璟娘在垫子上做了一个伸展动作,一只脚盘着,另一只尽力地向上前方伸直,并且要在空中滞留一会儿,这个动作有些吃力,她的发际上微微现出了汗珠。

  “问过了,是嘉兴府华亭县乌泥泾镇人,状中所女子亦是本乡,七岁时被他家买去,有身契为凭,是已经成了亲入了户藉。”

  “喔”

  璟娘一怔,动作也慢了下来,若只是个仆役倒还好,花钱就能消灾,“民不举官不告”,按住这一头,消了诉讼,朝堂上没了口实自然也就会不了了之。可若是个正经娶回家的媳妇,事情就要复杂多了,得轻一是“窝藏逃人”,重一就是“强抢有夫之妇”,那是权贵之家才能干的事,姜才显然还达不到这个高度。

  “娘子无须心烦,虽是有了婚凭,其实这家人未必会有多稀罕那个女子,过了这么多年,早就以妻亡为由重娶了,如今这么做,无非是想诈些银钱罢了。”

  “哪会如此简单,那家家境如何”

  听潮忙得不亦乐乎,老管家就低着头站在院子外,却不能进来,全靠她来回传话,还要抽空子照顾璟娘,这么一趟趟跑下来,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