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31章_官途情路方晟赵尧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鬼没的战术——高明之处在于,从旁观者角度看方晟总赢得很侥幸很偶然,唯有与他正面较量的人才知道窍门所在。

  这是因为,从来没有哪位高官的回忆录会坦露处理每个事件过程中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总会有意无意地美化、修饰或掩盖。

  如果其他人代写,那基本是主观臆测和分析,不可能复原并探究到历史真相。

  不由想起了正治盟友,大肃市委书计沈直华。

  昨天两人才通过电话,沈直华发了很多牢骚,也有不少感慨,显然沈直华与强势而有主见的窦晓龙磕磕碰碰矛盾不断,无法和谐共生。

  作为地方势力代表的二代子弟,沈直华一路走到现在的秘诀就是“稳”,在此基础上最为人称道的还有“清廉”二字。

  难道“稳”和“清廉”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

  悲哀之处就在这里。

  事实上很多干部做不到,有的干部刚开始能做到,随着地位的提升渐渐迷失自我,又做不到了。

  因此沈直华虽然经济方面毫无建树,却靠果断处理干部、替老百姓伸冤等混出“沈青天”名头,加之父亲或明或暗相助,居然扶摇直上一度还领先詹印等人半个身位。

  相比之下能力、应变、威望等均不在方晟之下的窦晓龙看人何其敏锐,不到三个月就看穿沈直华的底细,开始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沈直华之“稳”不代表在面临权力挑战时软弱,立即予以犀利反击!

  今天百铁常委会攻防大战,在大肃已经上演了好多回,总体来说沈直华处于下风,但窦晓龙也没占得太大便宜。

  体制内权力争斗就是这样,绝少会有酣畅淋漓的胜利,或者象方晟把顺坝领导班子赶尽杀绝、家破人亡的惨烈。

  更多是平衡。

  旗鼓相当时的平衡;占据上风或落到下风的平衡;主要领导之间的平衡;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的平衡……

  沈高的平衡论深获京都众多领导赏识,也是体制真实生态状况的体现。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