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番外篇·古代】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运。

  种痘针一旦可以被量产和推广,对天花的防治就不再仅限于保护士族和贵族,普通的平民阶层的生命安全也多了一层保障。

  而火车如今虽然只能在千里内往来拉货,但是只要再优化结构和燃料的转换方式,一定可以让它早日成为能带着军队和民众驰骋千里的大众交通工具。

  这两样东西同样被朱厚熜过问了多次,他越参与这两件事情的研发,心里就越感觉不安。

  长女和二子的关系,似乎在往越来越糟糕的方向走。

  这并不是他期望看到的。

  朱寿媖借了朱载壡的引荐和帮助,迅速认知和熟悉了四座大学的高层领导者和核心研究人员,在短短半年内便拥有了极盛的簇拥。

  朱载壡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也在论文、图纸、加工流程、材料选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选择,他本身就把多年的时间投入在了这里,在常安的刻意扶持下拥有了更多的经费和权力,也颇做出了许多事情。

  但是两个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在朱厚熜的眼里,他们两一个是彻头彻尾的领导者,一个是不折不扣的研究学者。

  所以看事物的角度,无可避免的不在一个思路上。

  朱载壡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精进技术,如何突破难关,建造出更好的火车出来。

  而朱寿媖却会跳出研究者的角色,去研究车厢的设计,铁轨的铺设等种种细节,对国民、国家、国土的影响。

  最终那个看起来瞻前顾后,做事总是设下重重限制的,反而是看起来最桀骜恣意的朱寿媖。

  为此两个人已经吵了不知道多少次。

  皇家威严当然重要,所以每次常安想要发火的时候,都会直接冷着脸让其他人先出去整理文件和报告,关了门再质问朱载壡到底想要做什么。

  朱载壡性格温润平和,但是在自己的研究和创造上不可能圆滑的让步。

  火车这个东西,有接近三成的设计都是他的心血,连铺设枕木和碎石的时候,他都亲自过去查验了好几次。

  他怎么可能为了朱寿媖所谓的‘社会稳定度’、‘政治影响和威胁’,就放弃给火车提速和扩充空间的可能。

  说白了,就是研发规划的这大问题上,两个总设计师无法达成一致。

  如果为了追求速度,当然要把路线放在平原,其他城市的建设可以稍微避让一下,甚至可以交出一部分的农田出来,在有补偿的情况下铺设铁轨。

  只要铁轨铺的出来,就可以沿线设立加水加煤炭的驿站,在两个城市甚至更多地方建立交通线。

  如果是往这个方向去发展,那一切其实都已经进入正轨了。

  他们只需要精简多余的设计,减轻整体的重量,改良煤炭燃力转换的效率,一切以往建立城市交通线的这个目标上去设计,就好办的许多。

  而朱载壡在调整煤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