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我大明的漠南军既要如狼似虎又要军法如山_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秘书,怎么还是一副书生气,我既为大明蒙王,此便是我大明子民,怎可轰赶?”

  齐泰见风使舵,当即命人上前去将那汉民招来问话。

  黄子澄面一红,低下头称罪。

  说来奇怪。

  可能是受朱雄英的影响太深,朱允炆对于那些喜欢装逼,摆架子,对下人使脸色的官吏没有一点好感,而且对于文官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反倒是对耿炳文,对平安这种武将,他更有兴趣些。

  那汉民被带来,见朱允炆身穿有龙的服装,心知这是个大官儿,当即跪倒在地,口呼大王。

  朱允炆使人给他饮食,赏了他一些银币,让他在旁边坐下,说说这里情况。

  那汉民感激涕零,言语起来。

  此地名为苦泉子驿,距离以前大元的上都开平城,尚有二百七十里。

  大元的时候,此地是重要商路,有驿站一座,站户五十余户,但是井水难喝,只有一口苦井,故而叫做苦泉子。

  在红巾军关先生,破头潘攻打上都的时候,此地被攻破,自此荒废。

  那汉民乃是世代在此地做驿站站户的民众,虽家破,但故土难离,一直守在此处。

  朱允炆听的心中沉默。

  问此驿户如何生存,言此地有苦泉子,常有黄羊,黄鼠,野马骆驼等来此饮水可以打猎,而且周遭常有商旅,做些饮食和住宿,可以得活。

  不过,周围马匪众多,常常遭到劫掠。

  尤其是蒙古的大皇帝如今势微,关外的这些汉民基本都是被鱼肉的对象,在艰难生存。

  朱允炆和平安,黄子澄,齐泰,耿炳文都听得皱眉。

  吩咐那站户下去。

  黄子澄疑惑道:“此地既然生存艰难,为何这汉民不投奔关内?”

  朱允炆瞥了他一眼。

  黄子澄能考试考到第一名,会试第一,自然不会是普通家庭出身,这年头儿没钱读不起书,耕读传家的都是地主阶级,黄子澄自小没有摸过阳春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地都没下过,只需要一门心思读书。

  虽说进入太学之后,有意让他去锻炼。

  但他多半是在南方富庶的南直隶地区下基层,从未来过北方。

  故而对于这汉民,在这么艰苦的荒废驿站,还不走,坚守在这里,十分惊讶。

  朱允炆道:“子澄,你说为何这汉民能看懂我们所留的汉字?”

  黄子澄道:“这是因为大元通行汉文,元英宗皇帝的时候,对汉字也是极为喜欢的。”

  朱允炆又问道:“那你可知何为故土难离?”

  黄子澄点点头。

  朱允炆却摇摇头。

  他意味深长地道:“你虽然学问深,但你不懂得百姓困苦,当年母后想让你和齐泰做我的伴读,大哥极力反对,我当时还不解,如今才知深意。”

  黄子澄还是一头雾水。

  齐泰稍微圆滑点,但也没太明白。

  朱允炆道:“黄子澄,日后从开平到北京的驿站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