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印刷技术革命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很快事情的发展就出乎了朱皇帝的意料,那会某只东林阵营的猪队友直接来了句“好圣孙”,然后不知怎么就传到了万历耳朵里,这位宅男天子就不高兴了,没多久后就把那个货贬去了桂省,从那之后,朱由校就小心谨慎了许多,没再敢在皇宫里折腾。

  一想起这事,朱由校就恼恨不已,大明第一个说“好圣孙”的那位解缙大学士是个什么下场,这些文官们心里就没点数么?朱棣当时也不过是碍于确实喜欢朱瞻基,不能当场发作,只是表面上作出高兴的样子而已,私底下其实早就恼怒不已。后来这位总喜欢对君王指手画脚的解学士,被关进了诏狱,最终死在了纪纲手里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皇帝还没死,底下的人就成天谈他死后的事,对皇帝指手画脚,就是万历这样的宅男,也一样不会高兴。

  拿到外星大佬的资料后朱皇帝才知道,这个胡麻油其实正是由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油墨的主要原料亚麻籽油,胡麻这种作物其实汉代就从西域传入了中国,在山西等地有种植,学名叫亚麻,除开榨油还可以织布。

  解决了油墨问题之后,朱皇帝发现金属活字依旧不是那么好搞定。

  欧洲人的文字是字母文字,总共最多三十来个符号,图形也相对简单,他们只需要制造不超过40个图形不算复杂的字模,就可以批量工业化生产铅活字,以15世纪的技术,都可以用钢模冲压出阴模,然后批量铸活字。但是汉字就没有欧洲字母文字的这种优势了,常用字就至少两千个,很多汉字图形还很复杂。

  朱由校从登基初后不久,就下达了制造金属活字的命令,到现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也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期间朱由校也时不时地开了一些脑洞,也提出过冲压制造阴模,然后铸造活字的想法,然而汉字的特殊性,让他的各种脑洞都落了空。

  没有具体的技术细节,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连铅活字铸造本身都有问题,朱由校只记得是铅活字,不记得应该是铅合金活字。铅是比较容易熔化的金属,但是凝固后体积会缩小,后来加入锡之后,铸造活字时冷却后变形问题才被解决了一部分,但依旧不是特别理想。

  这倒不是谷腾堡搞出来铅合金有多好的技术,只是大明此时没有发现锑这种并不常见的金属,市面上没有,朱皇帝的试验自然不会获得彻底的成功。明代虽说是中国自中古以来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方的起点,但就算到了此时,大明与欧洲比技术水平也是各有千秋,别说谷腾堡那会的欧洲冶金技术,就是现在欧洲的冶金技术也是不如大明的。

  易开采的锑矿位置,朱由校如今有了外星大佬的资料也已经确认,并派出了太监去开采。他现在需要头疼的,只是怎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