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风波将起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后。

  陈涛的罪名定了下来,条目多的数不清。

  杀人放火,女干Yin掳掠,为所欲为,无恶不作……

  按照证据链来看,陈涛不是在犯罪,就是在犯罪的路上,每天忙的停不下来。

  大抵不是一个人所犯,毕竟忍痛死了个儿子,索性就替亲爹、家族多担些罪名,放在财务上这叫销账!

  三司会审定的斩立决,陛下念及陈安功劳,减为流放北疆苦寒之地,永不赦回。

  判决书下来后。

  指挥使陈安来了天牢,泪流满面,情深义重的与儿子告别。

  "来世做个好人,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陈涛呜呜呜说不出话,昨天吃的饭里面下了哑药,免得他乱说陈家的秘密。

  万司狱等官吏在一旁作陪,皮笑肉不笑的模样,不似以前那般讨好亲近,更多的是疏远与忌惮。

  这个时代讲究亲亲相隐,陈安连自己儿子都大义灭亲,对待外人更狠!

  陈安来的快,走的也快,对亲儿子没有任何留恋。

  李平安听同僚讲述后有些别扭,那句话是他的口头禅,常与牢中死刑犯人说,然而陈涛只判了流放,说来世有些不吉利!

  甭管天牢的人怎么说,陛下和朝廷对陈安的做法,予以了肯定和赞扬。

  通过朝廷邸报的宣扬,陈安的名声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一些蹭热点的说书先生,把此案编纂成了传奇故事。

  由于不知案子具体详情,说书先生就按照通俗话本的套路,将陈安塑造成刚正不阿的形象,然后添加了溺爱儿子的夫人,造成陈涛无法无天的性格。

  之后陈涛得知儿子杀人,不顾夫人的哀求,押送三司会审。

  "百户官当街杀人,指挥使大义灭亲。

  说书先生拍了声醒木,继续说道:"今儿就说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好!

  下方客人轰然叫好,没钱的扔两个铜子,有钱的赏颗银豆子。

  玉海楼的说书先生名冠京都,新编写的话本《大义灭亲案》情节曲折,故事离奇,开讲几天都是宾客如云。

  说书先生懂得避讳,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前朝,免得招来了镇抚司查案。

  李平安坐在桌前,从袖口摸出几文钱,屈指一弹,准确的落在说书台子上。

  "这故事听着有意思,比真相更合理!

  自此之后。

  李平安在练功、读书、听曲之外,又多了个新爱好,去玉海楼喝茶听评书。

  听着评书,喝着盖碗茶,跟退休老干部就只差一个鸟笼子。

  这日子很是清闲,惬意,舒坦!

  元武四十五年转眼就过去。

  世道没有变化,该捞钱的还在捞钱,该受苦的还在受苦。

  百官私下里骂蒋文林是马屁次辅,却又不断进贡祥瑞,吹捧圣君,溜须拍马已经蔚然成风。

  年老的皇帝,更加随心所欲,伺候好了转眼就飞黄腾达。

  变化大的也有,譬如状元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