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桃园往事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一拍大腿,说道:“先生别去城里了,村里有不少孩子,您帮着教认字,俺们管您吃喝。”

  李平安本想拒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看到老农满是希冀的目光,心软答应道。

  “我读书不精,只能教些简单的经义和数学。”

  二爷问道:“什么是数学?”

  李平安解释道:“大抵就是算账。”

  “算账好,算账好,学会了能做账房,以后就能去城里寻个差事!”

  二爷笑容满面,脸上褶皱都散开了,在他看来学算账比四书五经更有用。

  村里孩子不奢求考秀才中举人,做个账房就不错,再攒钱娶个媳妇,慢慢就成了城里人。

  旁的农人听到李平安教读书、算账,顿时变得热情起来,凑上前嘘寒问暖,这个说送瓢盆,那个要送锅碗。

  不消片刻,李平安凑够了生活所需。

  “多谢多谢,我定会好生教导。”

  这时。

  大山从村里赶回来,听到同乡说话,看了眼怀里十多个补丁的被褥,略带羞愧的说道。

  “这又旧又破的,先生莫要嫌弃。”

  李平安双手接过:“这一路从宣府逃过来,能有床被褥挡寒已是不易,又怎么会嫌弃?”

  “那就好。”

  大山挠了挠头,说话声带有尊敬和祈求。

  “俺家老大又笨又犟,请先生多费费心,若是他不听话,尽管往死里打,打伤打残也没事!”

  “放心,不会伤残。”

  李平安说道:“我还懂些医术,打伤了治好,再继续打,定能好好学习!”

  二爷惊喜道:“先生还是大夫?”

  老师和医生,一个教人一个救人,在农村很是受人尊敬。

  “略懂,略懂。”

  李平安少给人看病,但是医术理论极为高明,仰仗狱中兄弟不惜性命的鼎力支持。

  二爷愈发热情,拉着李平安坐在地头说话。

  “咱沿河村比上河村第一头,就是缺先生和大夫……”

  李平安静静听着二爷说话,对附近村落有了大概了解,论富庶远超宣府百姓。

  一是沿河而居,二是天子脚下。

  日后需要打理桃园,李平安向众人请教种植诀窍,并非什么农家秘术,而是老农摸索出来的经验。

  譬如何时浇水,如何沤肥,怎么整理枝叶等等。

  聊着聊着,二爷忽然说道:“先生不该选那桃园,待明年交了租子,还是换别处去种罢。”

  李平安疑惑道:“莫非这树有病害,不长桃子?”

  “是长得太好了!”

  二爷叹息道:“那桃园是老李头一辈子心血,打理的婆娘还上心,长出来的桃子又大又甜。”

  “五年前还是六年前,有个京城公子哥来河边踏青,桃花开的正旺,看入了眼……”

  后续的事不必说,李平安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盖因这世上的欢喜各不相同,悲剧却往往大同小异,毕竟没有比绝望和死亡更悲惨的事了。

  继续听二爷讲述,果然不出所料。

  那公子哥看上了桃园,威逼利诱不成,命人将老李头的女儿掳走了。

  老李头无奈答应转让桃园,等来只有女儿冰冷的尸体。

  当晚,老李头夫妇在桃园自缢身亡。

  即使李平安见多了惨案,情绪的阈值不断降低,听到老李头这般遭遇,也忍不住骂了句。

  “这狗日的世道!”

  “先生骂得好!”

  二爷说道:“这么多年过去,那狗官终于遭了报应,前些日砍了脑袋,俺花银子买了碗血,洒在了老李头坟前。”

  “二爷仗义!”

  李平安竖起大拇指赞叹,随后摇头叹息。

  “贪官砍一百回脑袋,与老李头有什么关系,又不能活过来。”

  二爷微微一怔,跟着叹了声气。

  “是啊!这有什么用呢?”

  。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