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头_醉迷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隆正帝铁青着脸,冷声道:“忠顺王,你是不是忘了……

  朕登基前,也曾做过执掌户部的皇子。

  你是不是把朕当成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了?

  一千万两银子……

  哼!够他们借出去库银的三成吗?

  近二十年累积下来,他们借出了多少银子去,忠顺王难道不知?”

  忠顺王淡淡的道:“皇上自然圣明……

  只是,皇上也说了,这些银子是大臣们二十年来陆续借出去的。

  若让他们一朝还尽,显然太过为难苛待他们。

  不若,就再给他们二十年时间,让他们慢慢还就是。

  反正,如今有了这一千多万两银子打底,朝廷一时也不急需银子。

  皇上,若是太上皇在,以他老人家的宽容仁慈,也定然会宽容群臣的……

  诸位大臣,能够在一夜之间,筹措出一千万两银子来,以解国忧,陛下,此等忠心,难道不该嘉奖吗?”

  隆正帝闻言,只觉得怒火焚心,恨不得将如此厚颜廉耻之人给千刀万剐了。

  寄生在国库上敲骨吸髓的一群蛀虫,居然还妄想什么刻石勒碑,流芳千古!

  若是真照他们的意思做了,隆正帝觉得,他就会成为华夏帝王史上,最屈辱也最惹人耻笑的一帝!

  借银子还借出理来了,他这个追债皇帝,反成了刻薄寡恩之人。

  这起子颠倒黑白的混账行子,早晚有一天,朕要刮了你们!

  “忠顺王,众臣亏欠户部银钱,如今还上一部分,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若仅因此,便刻石勒碑,岂不成了笑话?

  千古后,春秋之上又该如何议论我等大臣?

  指鹿为马吗?”

  文臣当中,陈廷敬忽然迈出一步,皱眉说道。

  忠顺王见之一怔,他原以为,会是张伯行那个老炮仗出来炸一炸,却没想到,竟是陈廷敬这个老实人。

  原本准备的对策顿时用不上了,张伯行虽然是大清官,正气无双。

  可忠顺王一脉有的是能言善辩、口才无双之士,胡搅蛮缠,颠倒黑白的能力超群。

  气也能将张伯行给气个半死。

  可陈廷敬不同。

  尤其是之前,陈廷敬为了逼迫贾环退步,说要将家中仅有的两个未出阁的孙女陪嫁,让孙子做赶车之仆,让老妇做陪嫁嬷嬷,共赴扎萨克图。

  没人会觉得陈廷敬在信口开河,若是李光地说这番话,估计信的人就不多了……

  陈廷敬的这番话,不仅震动了两阁阁臣,也震动了满朝文武。

  对国朝赤胆忠心还有超过此人者吗?

  没有,谁都不敢认。

  这也就给陈廷敬披上了一层近乎不败的无敌金身。

  张伯行是大清官,谁和他对着干,了不起就顶上一顶贪官的名头。

  在这个举世皆贪的官场中,贪官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恶名声……

  但陈廷敬是大忠臣,国朝无出其右者。

  谁和他对着干,谁就是大奸臣!

  这个名头,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做得,也要不得。

  面对陈廷敬,忠顺王咄咄逼人的气势,渐渐消散了。

  他看着陈廷敬,而陈廷敬也毫不避让的对视着他,毫无畏惧。

  忠顺王头疼起来,心思急转,却还是没有办法,只能点点头,道:“陈大人说的有理,是本王疏忽了。既然如此,刻石勒碑一事就算了,算了……”

  陈廷敬这才点点头,重新站回阁臣行列里,垂下眼帘。

  无视满朝大臣惊疑的眼神……

  也没有看龙椅上,隆正帝又惊又喜的表情。

  回想起贾环当日振聋发聩的那一番话后,陈廷敬至今心里都忍不住震动。

  他虽然并不完全认同贾环的话,可是那句“您心中若是真有国运……就不该明哲保身到今日才出声”,还是刺痛了陈廷敬的心。

  纵然,他这些年没有出言帮助隆正帝,并非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体悟到了太上皇的良苦用心。

  可是看着朝局逐渐糜烂成这样,他还是忍不住自责。

  到了今天,见满朝大臣,都在那里胡言乱语。

  陈廷敬便再也站不住了,出言反驳。

  黑,终究不能成为白。

  错的,永远也不能说成是对的。

  否则,国将不国!

  ……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