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帝国最后的抗争_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苦为难百姓,今日晚上。就放他李自成进城吧,咱们退守宁武县。”

  周遇吉看似献城,其实并不是投降,只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而已。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城中的百姓保命,也可以将压力转移到后面的大同镇身上,毕竟大同府兵精粮多,和太原府是一个级别的军事重镇,就算被破,抵抗李自成两三个月还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消耗一些贼兵的力量。后续宣府和京师的压力就会减轻,贼兵就自己溃退了。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周遇吉没有无脑的死守代州城,而是连夜带领两千士兵突出重围,朝西边的宁武县跑去。

  李自成再下一城,成功的进驻代州,此时此刻,距离大同府只有不到二百里,可谓遥遥在望。

  李自成遵循他一贯的作风,进入了代县之后,六十万大军原地驻扎休息,既没有追击逃亡到宁武县的周遇吉,也没有任何朝大同镇进军的想法。

  刘宗敏和牛金星多次劝说,他才勉强提兵再战。

  然而,再战的对象竟然不是进攻大同,而是反过身来跑到西边追击已经逃到了宁武县的周遇吉。当时很多官员就开始吐血了。

  太原、忻州、代县到后面的大同,四个城池连成一线,还都是在平地上。而四个城市的西边,是一座南北延绵的大山,将四个城市和西边隔阻开来,而宁武县正好是在大山的西边。

  周遇吉跑到宁武县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老子玩不过你,不跟你玩了,你爱咋咋地,去打大同也好,攻击京师也好,往后就没我啥事了

  可现在李自成竟然放弃大同去攻打毫无意义简直可以说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的宁武关,手下的所有大将还有文官,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其实只有李自成明白,他根本不想真正的进攻京师,不想再去啃一个比石头还应还臭的大明九边重镇,因为他在同样的重镇太原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打击。

  至于追杀周遇吉,估计是因为周遇吉现在对他来说是个软柿子吧。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似已经羽翼尽折已经变软了的柿子,依然不好啃,依然是个能崩掉人牙齿的臭石头。

  历史上,李自成不直接攻打大同府而是跑到宁武县和那个叫做周遇吉的家伙去浪了一波,也成就了他个人生涯中的诸多败笔之一。

  他忽略了,宁武县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重要性。

  确切的说,宁武县比代州和忻州更加易守难攻,更加让人感到绝望。

  这个地方有个著名的雄关,叫做宁武关,在大明中期的时候,宁武关是大同、太原和宁夏三边的驻军主基地,虽然大明朝后期没有重视利用,可并不等于说这个关口不存在。

  宁武关很大,周长四公里,每边都有一公里长,可以想象这座城池到底有多大,比特么山海关和宁远城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