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飞来捷报做纸钱_绍宋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庄忙将王禀尸身藏匿于娄烦一小村中,数日后,将其就地安葬。臣上任后,已经按官家吩咐,重新修坟。”

  赵玖嗓子眼里好险一句脏话没骂出来,但还是说了一句,“当年太宗水淹太原城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吧!”周围谁看不出赵官家是不高兴了,谁也不敢说话,到底是杨沂中劝道:“官家,王将军之孙被老仆带着逃回了扬州,建炎四年就已经授了恩荫,如今也二十岁左右了,据说今年中了个同进士,官家若有恩典,不防给他。”

  赵官家想了一下,道:“不了,还是让他好好作本职,若有能耐,自该不负父祖英烈之名。否则把好好的孩子宠坏了,就是朕辜负了忠臣了,但你也注意一下,若有人欺负他,朕不会放过的。”顿了顿,又道:“下午五十,正甫,你带着五十御前班直,与汪知县、洪著作(洪适)一起跟朕去娄烦去拜祭一下(段智兴快要打包回去娶媳妇了,这种事不适合参加)。”

  太原军民,没有人能拦着会拦着官家这样做,杨沂中心知肚明,只好点齐人马,在汪恪的带领下打起天子龙纛,一路沿着汾水南下,到了这处将军孤坟。

  王禀已经被追封为安化郡王,太原经费再紧张,也是按照最高规格给他修得翁仲和封土都是最高规格,父子相邻而安寝,赵官家也没带纸钱,只招来几个洪适,从朝廷的邸报上,将淮上-下蔡之战到获鹿之战的捷报通通念了一遍,然后取出铜盆,全部烧了。让在场众人不由得都想起一句话,“捷报飞来做纸钱。”

  赵官家作揖,道:“君不识我,我不识君。然朕在一日,太原军民再无饥渴冻饿守城之困,请将军天上作证。”

  转头又看向杨沂中,“今天的事不用发邸报,但写成信告诉渊圣,顺便问问他,割让太原三镇的回忆录怎么还没有写完,不怕王禀将军入梦问他吗?”

  杨沂中:

  官家,王禀将军会不会吓死渊圣臣不敢说,但您这信寄出去,我觉得他会走的快一点,难道您真的是受到太祖太宗指示,想快点把渊圣送下去,供他们殴打取乐?

  但官家有旨,他当然照办,这信不过六天就送到了赵桓手里,据说他吓得有来了平地摔跤,但是摔完之后,哭了半天,也得再御前班直的威逼下继续写《回忆录》,因为宋荒灵帝见祖宗去了,他得一起连着政和年间的事一起写,不写就请他儿媳妇上山来进行人身攻击,外加停水停饭停药套餐。

  李光知道吗?他当然听到一点风声,但自从这位卷入了谋刺之案,李光就发誓再没有一丝君臣情分,只要陛下没有赐下一杯鸩酒,对不起皇家家事他不管。

  赵官家也就是恶心恶心他,重点还是在军民关系上,十二月初,吴玠和延安知府谢伋先到一部陛见,王德和河北东路经略使汪藻(没错,原来的徐经略因为裁军问题被赵玖送到东京光禄寺了)稍后也到了。至于大同的曲端实在离不开,请刘锜代为参加。鉴于大同目前还属于边防,他这样也不算过分。

  不过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吃了两年沙子的马扩到了月中,也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像充场面的下州知府细封阿华,于是此次地方军政会议正式召开,由正面典型岳飞、李彦仙和宗颍主讲,你们各自提出问题并且自我批评。

  ——小剧场番外——

  近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中国文化史鼎鼎大名的“三赵”父子,即宋荒灵帝赵佶,宋隐帝赵桓和宋世祖赵玖的作品一起在港城拍卖会出现,赵佶作品乃是宣和年间的瘦金体《千字文》,赵恒作品是他在洞霄宫为其弟上的贺表,而赵玖作品则是晚年写的《青玉案·赠宗忠武》(原稿一直又宗氏家族保存,后列为国宝,保存至燕京故宫博物馆),尽管再次书法家一直认为赵佶的艺术造诣最高,但拍卖依旧是赵玖的作品最受欢迎,最终以1.1亿美元成交,赵桓作品则被拍卖出了1200元人民币,买主为漂亮国华侨,理由是他认为这黄氏书法感觉非常沧桑。

  ——《娱乐周刊西西随笔》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