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赵旦的人生路_绍宋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下。大理方面提出的条件也觉得不可思议,看下首段智兴欲言又止,道:“段寺丞有话就说,你在大宋落地生根,娶妻生子多年,朕早已经把你当成大宋自己人了。”

  段智兴心头一热,赶忙行李道:“官家有一件事您可能知道,臣的亲祖母,也就是大理的王德妃去年冬天去了。段国主悲痛欲绝,又加上这些年励精图治,却总是抵不过天灾人祸,心灰意冷之下已经准备传位。偏偏他的子嗣众多,争夺也十分严重,而且大理高氏南北两宗也是夺权的厉害。臣大胆猜测,这绝对不是他们任意一方的意思,而是有人想故意搞坏大理和中国的关系,从中牟利。只是,既然能以国书的方式发出,那就必然是位高权重之人,臣离开大理已经多年,实在不知道是何人的手脚。”

  赵九也知道,大理国内势力错综复杂,段家、高氏、董氏,还有西边的黑蛮杨氏,各自有各自的打算。不过,所谓大国的实力,就是任你如何阴谋诡计,我自岿然不动。因为你要瞎搞,损失的是你自己。

  所以,“没什么好说的,把这份国书打回去,说这上面的条款,这一条也不同意。要么他们重新拟了再来,要么。榷场关闭,大宋停个一年半载的,顶多是商贾受点儿损失,我看大理卖不出茶叶和烟草,还活不活了。”

  王伦等人当然称是。赵官家又想了想,手指在御案上划拉划拉,又道:“不过,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的。安南新收复之地,广南地区人口又少。船运两路经略史都要打起精神。另外,在安南的1万驻军,本是要撤回五千的,也先留一留。至于粮食,今年湖广大丰收,到是不成问题,让李易(安南路经略使)和刘子羽(两湖经略使加靖江节度使)交接。”

  等人都退下来了,半边脸还肿着的虞允文上前请罪道:“官家未能及时将大理内部问题搞清楚,是臣失职。”是的,这一块主要是他的责任。杨沂中的重点在西边儿,虽然杨家一直想和他认亲。

  “毕竟千里之外,你也难面面俱到。吴益这些年长进了,他对大理的局势分析倒是挺透彻的,这是他的奏疏你拿回去看一看。”赵官家一说话。冯益自然从一堆书稿中找到了赵官家要的奏疏,递给了虞允文。

  “情报是永远不嫌多,更不嫌新鲜的,这点你要记住啊,不过你这一个月……还是多休息。”赵玖本来想传授一点儿后世戴老板的经验,但看着小虞探花那帅气的脸上跟办个猪八戒似的到底没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说到底,大理小国耳。等到迁都之后,朕会让王世雄或者岳云走一趟,说来,这还真是挺惦记那无量山玉壁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琅嬛福地了?”

  对于赵官家,经常说些让人不明白的话下,所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