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何事最重?_绍宋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骊山之变幕后黑手仍在无形中,李相公已经在东南抄了六个大家族,斩了八个官宦之后,仍是没揪出人来,这个时候,谁又能继续看着官家行船走马呢?”

  赵玖被他堵得够呛,真想说朕难道不爱惜自己的小命,李光那里不这么搞怎么彻底打垮形势户,暗地里皇城司一刻也没闲着,要你操心,可是他毕竟是讲理的,人家胡宁作为御史,说这个没毛病!

  就在这个尴尬时节,外面小黄门寻了冯益,附耳说了几句,冯益不敢耽误,赶紧叩首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宫中吴贵妃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赵玖当即大喜,不过也道:“不是说还有一个月吗?怎么提前生了,贵妃可有不妥?”

  冯益道:“臣亦不知内情,只听说母女平安。不过东京来的请安使太常卿万俟卨已经在银川城外,应该下午就能跟官家细说。”

  赵官家和一屋子恭喜他的近臣重臣心里都是一紧,但是一个孩子出生,派出这般重臣报信儿,未免太隆重,而且还是在胡宁到了没几天的情况下,只怕,是宫里出事了。

  大家猜测地很准,万俟卨知道轻重,不顾年纪不小跑的飞快,午饭后就赶到了,道:“宫里元祐太后入夏之后病得很重,贵妃难免操心,不小心动了胎气,于五月初二生下小公主,万幸母女平安。贵妃说她得了两个皇子后有了女儿,万事足矣,请圣躬安后求官家赐名。”

  赵玖叹息道:“朕也觉得女儿好,军运会刚完,朕也是君王,两字同音,就叫君佑吧。封号食邑什么的再说,你且说说,太后的病情到底是如何地步了?”

  万俟卨这等玲珑人物,自然回答妥帖,“太后春秋六十有余,都是老病,只是太医将,这次恐怕.......很严重。”

  赵玖听明白了,这位便宜伯母孟太后恐怕是不行了,但还没到临终,按说不是亲妈嫡母,可架不住中国就是个孝道社会。而且孟太后对赵玖可是实打实地有大恩:当时赵宋皇室全去北狩了,老太太作为最高长辈册封的赵玖为皇帝,乃是他继承大宋合法性的一大来源。

  不过赵玖自己都不知道,其实他已经报恩了,因为如果不是他一力挣扎求生而是被人一会儿兵变一会儿搜山检海,老太太早已经被吓得故去好几年了。

  但回到眼下吧,哲宗一系早无男丁,赵玖作为皇帝和侄儿,那是想不回东京都不行了。

  何况,对于孟太后,他也没有恶感。这就是个被生活逼出点政治智慧偏偏又无法到达更高境界的老太太,除了给二圣转送自白书那次,一直对他有恩无害。

  赵玖叹息道:“人算不如天算啊,好吧,诏令五天后启程回京。”

  从胡闳休道万俟卨甚至是杨沂中都大大松了口气正要答应,没想到赵玖接着说,在那之前,朕还有最后一件大事,要在银川办。正好太常寺的人也在。”

  官家您说话别大喘气啊,臣一口气还没到丹田又被您提到了嗓子眼。

  但听说了他要办的大事,大家更是以为自己脑袋或者耳朵出了问题,啥,您要在银川为寿春公主举办及笄礼,正宾也不用相公夫人了,请韩国夫人梁红玉就好了。

  官家,虽说公主没那么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您是不是草率了点,这穷乡僻壤的,怠慢了您的公主我们担待不起啊!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寿春公主本人也非常满意这个安排,于是,赵官家给吕本中胡宁万俟卨分配了任务,准备时间只有三天。

  这下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二公主绝类官家,故独蒙怜爱。

  第二更,求订阅和打赏以及月票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