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再次创作_1979从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清晨。

  大队部比张跃民的房间要稍微大一点,里面的陈设很简陋,两张课桌,几把椅子,靠墙立了个大木柜子,敞开的,没有柜门,张跃民要找的报刊杂志就这么叠放在里面。

  张跃民全部拿出来,分门别类的放在课桌上。翻看良久,扶额失望,全是些旧报纸,最新的日期都在十天前,杂志更少,省内的一些机关党刊。

  张跃民也不想想现在这个时期,大队哪有多的钱来订阅这些东西,现在眼睛头看到的都是公社统一订购,然后由邮递员不定时派发的。

  找不到就自己回忆下,记得国内比较出名的文学杂志有哪几家,报纸不用考虑,现在的报纸基本很少发表这些诗歌散文的,作为政府喉舌,报道社会新闻,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政策导向,最多有些记实性的文学作品。

  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几个,实在是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圈有点陌生,只记得有个十月和星星两个文学杂志,前一个是BJ出版社主办,后一个是四川作家协会主办的,都是以收录诗歌,散文,短中篇文学为主。

  两家杂志社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张跃民想迅速发表刊登,这两家无疑是首选。春暖花开这首诗原发表单位是春城杂志,在1991年海子死后才开始力推发表。估计现在春城杂志社开没开张还两说。

  清理干净退出大队部,回到自己的小屋,再次拿出纸笔,摩挲着下巴上的绒毛,心想:只有一首诗,不能发表两个杂志社,太单薄了,还得“创作”一个,分开投,机会更大些,也更保险。

  悬笔踌躇,最终落笔:

  灵与肉。

  看书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黄色小说,但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十年代的人大部分绝对看过,1982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的牧马人,还不知道?经典台词

  “老许,要不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马上给你送过来”,有画面,有印象了吧。

  小说记忆匮乏,但这个时期的电影,那就记忆深刻多了。一帧一幕就在脑海里。从前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这个时期的电影都力求忠于原著,所以由电影倒推小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短篇小说,全文三万多字,不多不少。原作者张贤亮凭此获得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再说,字数多了,稿费也多嘛。

  笔耕不断,“创作”总是不知时间流逝,三万多字张跃民写了两天,信纸都不够用,中间还跑去大部“借”了一本。

  张跃民也没有完全照抄原著,其中对不适合的做了些修改,以期更加流畅,增加阅读感。张跃民本身就有四十多年的阅历,做些修正无疑手到擒来。

  边写边感慨,这个年代的创作环境实在宽松,太舒服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