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游子归家_1979从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城,九省通衢,三吴都会,两江碧水,湖泊星罗。

  下午三点,省城汽车站,一个青年扛着大包小包,从拥挤的人群中艰难的挤出来。

  公交站牌下,来不及歇息,迅速喵了眼站牌,车次没变和记忆中的一样,又随着人流往车上挤,买票寻座位,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辆铰接公交车,也称无轨电车,车身由两节车厢组成,车长是一般公交车的两倍,车顶上有个大辫子。

  其实是两条架空的平行接触电线,一对靠弹簧支撑的集电杆。靠着这种电力连接装置,无轨电车得以驰骋在城市各地。

  张跃民靠窗看着窗外的建筑和人流,在脑海里和三年前离开时做对比,好些地方已经大变样了,大城市和小山村同沐春风,却有的迅速,有的迟缓。

  街上的人不再全是灰蓝色工装,一些时髦的男女穿着亮色的服装点缀其中,公交车在路口等候的时候,车道边上是自行车的海洋。

  白上衣蓝裤子的制服交警拿着指挥棒,站在十字路口中间,棒子往哪个方向挥动,哪个方向如同开闸放水一样,百轲争流。

  张跃民的家在钢厂区,等他下车后,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了,按照记忆慢慢往家走去,这里就像是一座城中之城,整个区住的大部份都是钢厂的职工。

  江钢厂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国营企业,国家重点单位,钢铁提炼制造加工的主力,分厂无数,总厂门口都配有部队站岗的,妥妥的巨无霸。

  穿过一片低矮的房屋后,一排红砖筒子楼矗立在眼前,六零年毛子砖家撤退后,才分给厂里有功劳,有技术的工人,所以也叫专家楼,张跃民的老子当年被评为先进,又是技术过硬才有幸分得了一套。

  张跃民提着包从楼正中间的步梯拾阶而上,这里每一层都住有六户人家,从中间楼梯隔开,一边三户,楼梯边单独留出两间小点的房子,做三户共用厨房使用。

  他家在三楼靠左第一间,楼里比较安静,下班还有大半个小时,人还没怎么回。小心穿过走廊上堆放的杂物,门没锁,微敞开着,里面有轻微的咳嗽声。

  放下行李,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敲了下门。

  “哪个啊?门冒关,直接进来撒”屋里一个女声传来。

  “妈,我回来了”

  张跃民脑海里熟悉的声音重叠,脱口而出,一股强烈的情感直冲头顶。

  门被推开,阳光照亮了昏暗的房间,一个中年妇人正靠在正屋的躺椅上,身上盖着件毛毯,突然而至的阳光有点刺眼,正眯着眼往外瞧,熟悉的声音让她有点着急。

  “三伢儿,是三伢儿吗”

  “是我,妈,我回来了”

  张跃民急步上前,蹲在她身边。

  中年妇女一把抓住他的手,老泪纵横,三年未见,她的儿子终于回来了。

  “三伢儿啊,你可算回来了,老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