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燧发枪和开花弹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手中这杆燧发枪整体工艺还略带粗糙,射程威力也完全不比现有的火绳枪厉害,充其量只能算是西方燧发枪的仿制品,但好歹算是起了个好头。

  朱怡炅先是下旨厚赏了造出燧发枪的工匠陈三,什么升官发财那是必须的,不仅他个人有赏赐,就连整个军器局工匠也都沾了光,都被赐给赏钱。

  赏赐过后,朱怡炅这才转头询问起了军器局长李老汉,关于燧发枪大规模量产以及实战的可行性。

  听到朱怡炅的问题,李老汉一愣,这火绳枪用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换燧发枪了。

  但既是监国问话,李老汉还是老老实实开口回答:“回禀监国,这燧发枪目前的制造工艺咱们军器局的工匠还不是很熟悉,其结构比之原来的鸟铳不仅不同,还更为复杂。若以咱们军器局现有的工匠和人力,既要兼顾原来大军的兵甲火器产量,若还想大规模量产燧发枪,只怕是会有些困难。”

  这边李老汉为难,一旁同样来参观的枢密使朱承训同样也开口劝道:“启禀监国,微臣也以为这所谓燧发枪比之火绳枪虽不用点火,但终究没甚太大分别,且我大军而今正值战时,这样大规模更换新式火铳怕是难免会有不适应。”

  朱怡炅却是没太在意,说道:“这火器的发展总归是要走的,军器局人力不够,那就继续从外头招募就是,工艺复杂,那就用流水线,只教学徒如何制作配件,到最后再组装生产。”

  “至于大军现在正值作战,大规模量产不行,那我们也可以先小批量生产,优先装备新军,如此,练兵熟悉之余,也能顺带测试一番这燧发枪的实用性。”

  “而且,诸位既为我大明之臣,这眼光也要放的长远些,这生产燧发枪可不单单是为了现在的伪清,待到将来我大明光复天下,届时,这迎接我们的将是时代的洪流,世界的挑战。”

  朱怡炅说到最后,整个人都有些慷慨激昂起来。

  当然,不光没啥文化的李老汉,就是朱承训都同样没听懂朱怡炅说的啥。

  难道这燧发枪还不是用来对付伪清的,什么时代的洪流,世界的挑战,监国到底在说什么?

  不过,听归听不懂,但朱承训还是表现出了作为这个时代高级知识分子该有的素养。

  朱承训一拱手:“监国圣明,微臣受教了!”

  李老汉见罢,也连忙跟着喊道:“监国英明!”

  专业捧哏,总算没让朱怡炅太过尴尬。

  说完了火铳的事,朱怡炅趁热打铁又想到了火炮,至于改进火炮,搞线膛炮、后装线膛炮什么的,这些不仅技术要求高,工艺要求也高,目前的大明暂时是搞不了了。

  但搞不了火炮,咱可以搞开花弹啊!

  这玩意儿在明末就出现了,甚至后世一度兴盛的袁崇焕大炮打死了努尔哈赤的谣言里,说的就是开花弹(实际不是)。

  开花弹实际制造工艺不难,难得在于你造出来的开花弹该怎么才能打出去,而不是炸在炮管里面。

  这个暂时不急,可以让工匠们慢慢琢磨。

  朱怡炅又是勉励了一番军器局的工匠还有李老汉,这才算是结束了此番视察活动。

  而军器局这边得到了朱监国的鼓舞赞赏,再加上又有个陈三因为造出把燧发枪就升官发财,连带着他们也沾到光的例子在前。

  一时间,整个军器局上下都是变得干劲十足,而李老汉这个局长同样也没闲着,一面兼顾新军那边的火器兵甲产量,一面又对外扩大工匠学徒的招募规模。

  总之,得先想办法把燧发枪的产线搭起来,尽快将其完善并投入生产。

  燧发枪和开花弹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清朝都不重视,甚至不屑一顾,这才导致中国用火绳枪用了两百多年,直到被西方彻底淘汰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