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明贼变伪明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勇,朱怡炅的做法简单粗暴,直接全部整编为军,不愿意转为明军的,他麾下的明军将士自有办法让他们愿意。

  说起来,朱怡炅这还得感谢隆科多,要不是他严抓募兵素质,要练强军,眼下这些降兵他还得先裁汰老弱。

  现在去好,不但不必裁汰老弱,甚至隆科多还优先帮他操练了一番,可谓省却了不少功夫。

  按杨恭说的,这些降兵俘虏虽然战力比不上明军,但却是比以往明军打过的那些清军都要强不少。

  尤其清军都兵败如山倒了,这些降兵居然还没有彻底崩盘,反而局部还在顽抗。

  明军那数千的伤亡,就是在与清军白刃战下诞生的,得亏明军有着火炮和训练度的优势,加之还有手雷锤这种跨时代的大杀器。

  谣言可怖之下,手雷锤带来的效果甚至超越了红衣大炮。

  花了两天时间整编降兵……

  三月初一,明军出动。

  此番出战兵力有新编的降兵第八军、第九军,外带朱怡炅带过来的新军第七军,多出来的两万大军直接就地补充给了杨恭的第一军和翁飞虎的第二军。

  明军共计出动十四万大军,对外则号称大军三十万,沿运河一路直取南京。

  三十万大军,不论战斗力如何,光是这个人数吓都能把人吓个半死。

  再加之先前隆科多强行征调镇江、常州两府军队募兵助战,结果一战丧尽。

  现如今的常州、镇江二府,早已没有半点抵抗能力,至于再行募兵,不提两府财政能不能顶得住,仓促之下也没可能募集出足够抵挡三十万明军的兵力。

  正午,明军自运河进抵常州城。

  常州知府绝望之下连城也不守了,先是于城头朝南京方向大骂隆科多是个蠢货竖子,随即跳城殉国。

  连知府头头都殉国了,常州府自然也没必要再守下去。

  常州同知为首的常州上下官吏会同府城士绅,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开城献降,明军兵不血刃进占常州。

  朱怡炅先是按照惯例好生接近安抚了一番常州上下官吏士绅,又命人把这些人头(头发,不是头)全给剃了。

  这剃头是肯定的,入了大明还想不剃头,怎么可能。

  剃完了头,朱怡炅直接擢常州同知为常州知府,又留驻五千军兵,随即继续沿运河北上。

  到了下午四点,明军进抵丹阳县。

  这次明军都还未来及摆开阵势,甚至军队都还没从船上下完,丹阳县便开城献降。

  甚至还是丹阳县令这个最高主官亲自带头。

  这不是废话吗?

  三十万大军来攻,这兵力比他丹阳县总人口都多。

  守城?你怕不是在放屁。

  明军再次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丹阳县。

  不过短短一天时间,明军连下常州、丹阳,这攻城速度,不,甚至都没攻城,全部都是投降的。

  如此糜烂的城防体系,也让明军士气空前高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