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登极恩科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礼部尚书林景裕却是忽然上奏,言称礼部已前后筹备数月,直觉眼下时机已然成熟,值此时刻正当昭告天下,正式开科取士了。

  朱怡炅没有立即批驳,反而对着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可以看出,礼部确实已经准备充分,不仅仅有对两省士绅的态度暗察,甚至里头还有着一旦无人或者少人前来的各种备选方案。

  可谓是所有能想到的,全都想到了。

  总之,只要朱怡炅这位大明皇帝点头,那礼部那边保准会办的漂漂亮亮的。

  仔细斟酌半晌,朱怡炅同样深觉眼下也确实到了该开科取士的时候了,而且既然礼部尚书能直接奏过来,说明内阁那边也应该通过了。

  这场科举,与其说是为了取士、选拔人才,倒不如说是一场政治表态,为的便是笼络天下士绅之心。

  摊丁入亩的影响终究还是有的,虽然朱怡炅这边打算以开海作为补偿,但这海毕竟还没开,而且就算开了,这些士绅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怨气。

  但只要科举一开就不一样了……

  深思熟虑过后,朱怡炅于林景裕的奏疏上批复:“可!”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可于科举之中加明算科,赐同进士第。”

  朱怡炅虽然同意科举,且也没有想过要把科举原来的进士八股文给改掉。

  毕竟这玩意儿改了没用,真正的问题出在科举制度本身,而且八股文相对于一整套科举制度而言,也确实算得上是最公平好用的了。

  它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让考生显示才能,而是在于标准化。

  这些考生士子都是寒窗苦读来的,在治政上都只是小白一个,这八股文说到底便是以标准化选拔最优秀的那一批小白。

  而朱怡炅添加的这个明算科,则纯粹是夹带私货的那种。

  至少明算考出来了,这些进士起码能知道如何计算治下走过多少账目赋税,人口流动什么的,这样当起官来也不至于被架空。

  至于其它对于时政的考试,这玩意儿本质上没啥用,都是一群屁都不懂的考生,你指望他们能发表什么好意见,就算发表了,也多半都是纸上谈兵的。

  现在是三月中旬,朱怡炅这边从批复,到礼部按照既定手续布告天下,这科举最快也得四月份才能开,而且很多偏远地方的士子应该赶不过来。

  不过无妨,这毕竟是大明复国以来的首次恩科,主要目的还是用来政治作秀加上内阁礼部摸底熟悉的。

  只要这场登极恩科办好了,那后面更为正式的秋闱也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古时的科举十分繁琐复杂,是要先考童生试获得科考资格,再考秋闱(乡试)、春闱(会试),全部考过了才能去殿试。

  不过春闱过了,要是运气好等到候缺也能当官,只是没殿试那么保险,且品级前途都比不上正儿八经的进士老爷。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