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黎民百姓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麻烦的还是本地数量庞大的黎人,与汉民、苗民(移民过来的)等族的生存矛盾。

  琼州黎人与台弯番人差不多,也分生黎、熟黎。

  生黎不会说汉话,主要集中在山里,且大多不与汉人接触。熟黎会说汉话,多聚居于儋州与崖州,也会和汉人交易,甚至还有与里长类似的粮长帮着官府进行管理。

  从前明开始,琼州便爆发过多次黎人叛乱现象,最大的一次还是在嘉靖年间,充分满足了嘉靖的武略战功。

  而生黎大凡作乱,同样也都是熟黎从中挑拨刺激。

  之所以如此,其实与朱皇帝起兵之初的原因大致相同。

  琼州虽更早归于中国,但即便是到了前明,这里也与台弯一样,都属于化外之地。

  凡至琼州为官的,要么罪人,要么流放。

  再加之天高皇帝远,这些官吏对琼州汉人百姓都不咋地,对这些黎人还能好的了。

  尤其还是这等熟黎,生黎那些地方官吏碰不得,熟黎还不是随便拿捏。

  这么说吧!

  熟黎在官府眼里几乎不如牛马,不仅要缴纳更多赋税,还时不时要被征发徭役和充军。且当官的一高兴,还得加派,很多乱子就是这么闹起来的

  而在生黎的眼里,熟黎同样是官府的走狗,帮着欺压黎人的黎奸。

  属于里外不是人了!

  前明如此,清袭明制,也好不到哪去。

  对此,崔盛心中已有腹稿。

  他没有着急施为,而是先放下姿态,亲往黎岐巡查,丝毫没有“非我族类”的歧视。

  虽然崔盛还很年轻,但其一言一行却是尽显老道,加上又只是去拉进关系,也没给出任何空口承诺。

  给了也没用,汉人官府在琼州黎人眼里公信力低的可怜,就算说了大明的政策也很难有黎人会信。

  如此,一来二去,不说长期受到歧视的熟黎,便是寻常百姓,也该拉进关系了。

  毕竟,堂堂府尊,琼州老大,放下姿态亲自前来慰问黎人,还不止一次。

  他能图你什么?图你穷还是图你造反?

  待关系拉进以后,崔盛旋即再以府尊身份亲自公审处理一些积年已久的黎汉矛盾问题,大多都是关于田产土地的归属纠纷。

  熟黎汉化程度很高,熟黎中的上层阶级很多甚至都取了汉姓,学汉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让普通熟黎来做佃户。

  当然,被官府重点盘剥和打压的也是这些人。

  黎汉土地矛盾,往往根源还是在于地方官府的有意纵容,甚至很多干脆就是官府刻意为之。

  似乎不将这些黎人逼反,就不甘心一样。

  可能还真是,毕竟能来琼州做官的,不是得罪人被贬谪,就是得罪人了被流放,也有犯罪的。

  这些人自然不会甘于现状,肯定是希望能尽早跳出琼州泥潭的。

  那就只能干出政绩来,黎人反抗,那他们就平叛,成功了就是战功。黎人不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