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章 朝鲜来使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朝鲜来使

  国子监有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往下还有国子监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再往下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

  国子监虽未建成,但国子监祭酒暂时确定由王礼兼任。

  而国子监司业,则由已经启程从北京南返的梅瑴成、樊守义担任。

  梅瑴成便是朱怡炅先前索要的那个清代天文数学家,而樊守义则是个清代欧陆通。

  王礼虽为国子监祭酒,但其本职还是内阁首辅,因此国子监实际管理还是由两司业来担任。

  让梅瑴成、樊守义这两人来当司业,朱怡炅想做什么已是不言而喻。

  可以说,大明的国子监今后将不再只教授四书五经,天文算学也将作为必修课,还要并入科举。

  除此以外,还要额外兼习欧洲列国的风土文化情势。

  朱怡炅如此去做,无非是想让国子监及其下辖的各地官学,逐步变为能为大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的真正学府,而不单单只是科举预备役。

  还有,就是培养这些学子们的对外扩张心理。

  不停宣扬世界的广阔,还有欧洲列国疯狂殖民事迹,那些殖民地的富饶繁华。

  如此,时间一长,这些学子们自己就会冒出想法。

  我大明天朝上国,外面那么多富饶繁华之地,凭什么只许这些欧洲夷人下手。

  我大明也当从中分一杯……不,是一整盆羹。

  这也符合儒家内圣外王。

  一句话总结,额的,都是额的。

  听着向导通译官简单讲解了一番什么是国子监,阮福澍又询问了一番其中教导的科目。

  虽然完全没听懂,但还是觉得相当厉害,说道:“如此,这国子监便是天朝上国为科举培养人才的地方吧?”

  向导通译官笑笑,也不否认。

  从政体上,郑氏、阮氏都极为重视儒学和科举,阮氏科举更是由阮主亲自担任主考。

  听到天朝居然还有国子监这等为科举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阮福澍顿时颇为心动。

  阮福澍已经成年,但他还有儿子,今年才十岁,正是进学的年纪。

  阮福澍问道:“不知外藩之人来此进学可有何要求?”

  向导通译官思忖片刻,说到:“这……从未有此先例,下官还需奏请陛下。不过以陛下之宽宏,想必不会拒绝。”

  当然不会拒绝,朱怡炅巴不得这些外藩使节派人过来留学。

  不怕这些人把先进技术都学了去,若能从中培养大批亲中人士。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对大明未来用兵也会方便许多。

  这些人肯定会变为带路党,甚至其余不那么亲中的,可能也会保持观望态度。

  一如清末,满清朝廷尝试性往欧洲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