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王礼建言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成。

  王礼习惯性的起身拱手:“大王乃天潢贵胄,金口一开,岂有收回之理?”

  朱怡炅一愣,有些搞不明白了:“那……”

  王礼说:“回禀大王,您可知此番我大明新军一共下发了多少赐田,多少银钱?”

  “一共赐田七万五千亩,外加战死抚恤等钱财两万四千余贯。至于其余军粮损耗,更是不计其数。”

  “而我大明如今国库账册,仅有官田一百一十三万亩,这还是算上了台南靖海侯施家的爵田。”

  朱怡炅若有所思:“卿的意思是?”

  王礼又说:“回禀大王,微臣深知,眼下乃创业之时,当优先军队。可只是一战,便赏赐了七万亩田地出去,如此,固然能体现大王恩德,使兵卒敢战。”

  “可此法可一不可再,如此厚赏,士卒终会有所满足,亦或更加不满。而且,现下官田就这样多,这地若是后头不够分了,该如何?”

  “再者,所有参战士卒,皆有赐田五亩,却无区分。这短期还好,长此下去,士卒难免有所想法,故而,微臣恳请大王三思而后行。”

  好吧!听到王礼的话,朱怡炅顿时心中豁然。

  确实有道理啊!

  之前朱怡炅只想着要培养自己的军队系统,就一直大方封赏,以此笼络军心,却忽略了这样多细节。

  厚赏重赏,第一次可能士兵会很感动,觉得他朱大王仗义。但第二次,或许就没那般激动了,到了第三次,可能也就那样了,甚至当成理所当然。

  或许还会觉得,他朱大王也太抠门了,每次都这么一点赏赐。好家伙,直接适得其反。

  而且,参战士卒都赐田五亩,看似士卒都得了好处。但实际上,就给了士卒们一种潜意识,只要参战了,就能得到赏赐,那么奋勇杀敌干嘛?又不会多给田。

  最后,他手里的田就这样多,只是一次,就分了七万多出去。还不是大战,甚至第四镇都没参战。

  大明现在总共掌握在他朱大王手里的田亩,也就一百多万,这根本打不了几次。

  而且官府和国库也不能没有田亩存留,要不然怕是连官员薪资和行政支出都发不出来。

  总不可能一直找士绅“借”粮吧!

  朱怡炅心中暗道,看来自己当初没砍了这几个清廷官员是对的,这些人果然还是有几把耍子的。

  朱怡炅点点头:“王爱卿所言有理,确是孤思虑不周了。”

  听到这句爱卿,王礼同样也很高兴:“微臣不敢。”

  作为如今大明的知府,王礼早就跟大明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自然是希望大明这条新船能够飘的久一些。

  所以,这一见到朱大王如此滥行封赏,便火急火燎的过来劝谏。

  “那王爱卿手里可有什么……”

  话没说完,王礼从官服的袖子里掏出一封奏折。

  “微臣与诸位同僚已有些章程,还请大王鉴阅。”

  我去,准备这么充分?

  朱怡炅一愣,伸手将奏折接过,只是看了几眼,就觉得完全可行。

  既没有太过丰厚,也没有太吝啬,属于刚刚好。

  而且,还对有斩获者之类有着额外的封赏。

  大明这边不以首级论军功,但不代表士卒不会有斩获。

  不以首级论功,纯粹是怕士卒杀敌一阵,就都跑去割敌军首级了。

  这在前明乃至现在的大清,可都是陋习。

  战场瞬息万变,哪有那个时间给你去割首级抢功劳。

  本来想安排个内乱,但想了想,觉得没必要,就删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