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8章 会试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8章会试

  转眼到了八月初九,大明新朝恢复三年一科的首次会试在无数文人考生的期盼下,于南京贡院正式开始。

  大明新朝的会试沿袭前明旧制,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共三场,每场三天,共计九天。

  除考题有所区别,其余考试流程基本与前明一致。

  此次会试主考官终于不再是皇帝。

  为了这个主考官名额,四位阁臣险些在皇帝当面吵起来……不,是已经吵起来了,甚至还想动手打架。

  朱怡炅无奈,只能出面调解,警告要是内阁再为此事争执不休,那就都不用去监考了。

  内阁这边被皇帝一吓,总算清净了一些。经过四人不断商量,王礼还是成功拿到了主考官名额。

  其实到了满清,科举就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按朱怡炅的想法,科举制度未来肯定是要废除的。

  只是不能一步到位废除,得循序渐进,先逐步建立新的选官制度进行平替。

  取消前置条件的童生试便是第一步,不光是为了节省时间和地方财政。接下来等平了满清,财政宽裕了就可以尝试去搞全民普及教育了。

  然后就可以在科举加上一条,必须得在地方学府进学毕业,通过毕业考的考生才能去考乡试。

  也就是说,未来这些地方学府就会逐步成为考生们的童生试,再到取代乡试、会试,直到科举平替。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初期从中进学毕业,再去考科举的肯定还是那些士绅权贵。

  百姓就算去读书学习,出来也多是为了生存。

  不过无妨,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广开民智这件事做好。要不然全民文盲,也适应不了未来世界殖民战争的节奏。

  今年会试无有什么波折,九天时间一晃而过。

  考生们考完就可以回去休息,但考官们还得加班加点。

  科举考完,试卷不是第一时间送到考官哪里,而是先送至弥封所,进行检查核验是否有舞弊信号标记,比如折角、针眼。

  等确认无误后,就会开始糊名。

  正常下一步就是送至誊录所,进行誊抄试卷,但大明取缔了誊录制。所以是直接送入外收掌所,再次核验,一切确认无误后,才会送至内帘官处进行阅卷。

  他们接下来要在半个月内,将这上千份试卷全部改完,不仅不能出错,还不能有任何延误。

  皇帝为了节省时间,定下是八月初九会试,九月初九殿试。

  王礼看着已经开始奋笔疾书,在快速阅卷的诸位考官们,不由感慨道:“时移境迁啊!”

  遥想当年的他,还是这诸多考生中的一员,现如今却是已经成了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这些考生命运的主考官。

  不过也就是感叹一下,王礼自然是不会利用主考官权力助人舞弊,也没那个必要。

  大明新朝正值创业初期,虽然几个月前才爆发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