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0章 殿试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疾书起来。

  在场的考生有些还在沉思,有些也已经提笔开写。

  跟随的起居注官也写下:“建武四年,九月初九,上御奉天殿亲策天下贡士。”

  ……

  殿试皇帝亲自监考,时长为三个时辰。考完要两天内阅卷完毕,留一天时间送呈皇帝钦点,随后才是放榜游京。

  华盖殿。

  “陛下,此次殿试前十的卷子都在此处。”王礼将内阁诸部已经阅卷完毕的卷子,呈递到了皇帝御案。

  第一名的卷子,朱怡炅还能静下心来阅卷,只看了几行内容,便能体会出这必定是个南方士子,而且还是江西人。

  因为文章写得太漂亮了,通篇都在引经据典,无论道理还是政治立场,都让人无可挑剔。对北方民政也是侧重于不要扰民,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等等。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说的都是大方向,细节略显不足。这也正常,毕竟是新科贡士,没有为官经验,但也相当不错。

  至少说的没有一句是错的,文章也写得极好,政治立场也跟新朝倾向,难怪会被评为第一名。

  第二名的卷子,应该不是南方人了。

  先是一针见血的点出北方民政的问题在于地广人稀,钱粮转运压力太重,应当鼓励百姓自行屯垦,同时将南方多余人口迁入北方。

  说的虽然都是大明在行的政策,但却进行了适当补充,算是在查缺补漏。不如第一名的磅礴大气,不过政治倾向没错,倒也可称得上优秀了。

  “嗯。”

  朱怡炅微微点头,科举选的都是新人,不可能太过严苛。而且这第一、第二的见解还不错,观政学习几年,应该就能独当一面了。

  朱怡炅提笔勾了圈,继续往下阅卷,后面几名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第三名通篇都在写大道理,第四名更直白,拐着弯给皇帝歌功颂德,突出一个政治正确。

  刘统勋这次总算挤进了前十,文章排在第九名,不再是内阁照顾北方考生。

  殿试也可以算是面试,考的本就不是学问,而是考生的政治立场与皇帝和阅卷大臣们合不合的来。

  阁部大臣们立于殿下,脸色有些尴尬,因为皇帝不给面子。

  按照殿试规则,阁部大臣选出的名次,一般皇帝不会驳回。至多也就是看到喜欢的试卷,钦点为状元。

  比如宋徽宗钦点儿子为状元,直接打破了殿试不能作弊的传统。

  皇帝这么一会儿下来,早都已经阅卷到十名开外了,而且前十名里,只勾了几个圈,这是对阁部推选的名次不满意啊!

  两百名殿试试卷,朱怡炅阅卷半天,才算看的差不多。虽然没看完,但后面基本不用再看,因为一百名开外,基本写的就有些让人看不下去了。

  朱怡炅将自己看到最好的几篇再度阅卷一遍,这才提笔定下前三名,说道:“嗯,便在此拆封填榜吧!”

  这是礼部尚书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