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联军不联军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儒汉深以为然,满清要他先出兵攻打正定府,这样必然会引得明军群起而攻之。

  届时,满清就可以从容入关,兵逼北京城。可这么一来,压力就全在他身上了。

  明军战力刘儒汉从未领教过,但刘儒汉当初是被满清西北军打的抱头鼠窜,而满清西北军又被明军打崩,这战力差距几乎显而易见。

  刘恪以为刘儒汉在迟疑,不由急道:“父皇,而今好不容易鞑子愿与咱们一同出兵,若是这时还婆婆妈妈,鞑子退走可就没机会了。而且,大丈夫要成就大事,岂可半点风险也不冒?”

  在场将领都有些无语,这是风险的问题吗?关键是在于到底该怎么打。

  什么都不管,一路莽过去,那是蠢货。

  老五见刘儒汉脸色一沉,连忙打圆场道:“太子啊!皇上不是不肯出兵,而是该如何打,总不能我们弟兄在这里打生打死,让这些满清鞑子在后面捡便宜,天下哪有这样道理?”

  刘儒汉一抬手:“好了!正定府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要不然我们就别想出山西了。立刻联络鞑子,让他们也一同出兵,届时我们联兵攻打北京。”

  老五问道:“那西安的鞑子怎么说?”

  刘儒汉说道:“西安的鞑子与咱们不同路,而且他们不会无动于衷,不用多管闲事。”

  刘儒汉虽与雍正、胤禩联盟邀兵,但实际这个联盟非常松散,真正能算得上联盟的只有辽东和山西。

  因为各自的战略目标不一样,雍正再怎么打,也只能去打湖北、河南。河南贫瘠,地广人稀,大概率还是去湖北,而刘儒汉和胤禩的目标是整个北直隶。

  而且,即便刘儒汉与胤禩目标一致,但这个联盟也松散的很。不光是明国细作的挑拨,还有互相间的利益算计和尔虞我诈。

  ……

  摄政王胤禩现如今已经快要压制不住内部的反对声音了,辽东满清此次兵分两路就是佐证。

  到底是仓促夺权,根基不足,靠着利益分割,才得到满洲诸王公的支持。而且为了平衡权力,还专门扶立雍正的儿子弘历为帝,自己只做摄政王不说,还重开了议政王制度。

  这一系列举措虽然快速稳定了胤禩的权势,却也埋下了祸根。

  胤禩带着满清权贵退居辽东,准备效仿祖宗,却忽略了辽东苦寒之地,又历经几代帝王封锁,早已是地广人稀。

  而一向过惯了奢侈日子的满清权贵,这么一下子回到辽东,不仅宅子小了,仆人少了,甚至粮食还不太够吃。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胤禩本欲效仿当年皇太极,从长城那边绕路破关,配合蒙古骑兵马踏北直隶。

  可那些当初支持他的议政王大臣,却跟他唱起反调,觉得应该走山海关。还斥责他这个摄政王,不应该放弃山海关,搞的现在要白流那么多大清天兵的血。

  这让胤禩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力排众议下才勉强争取了个兵分两路。

  承德府(热河)。

  胤禩自己带着一万索伦兵,还有盛京八旗兵以及漠南诸盟旗兵,杂七杂八加起来约莫有五万人马。

  本来应该能征召更多,可那些漠南诸盟旗的汗王似乎看出满清快不行了,居然也开始变得推诿阻四。

  “这个刘儒汉,传信要我们一起出兵,还要与我们一道攻打北京城。”胤禩看着手中信件,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被胤禩带过来统兵的胤禵说道:“八哥,我都说了,汉人都是奸滑之辈,不可信。若非这个刘儒汉当初捣乱,我大清何至于此?”

  胤禩脸色一正:“十四弟,不可胡言乱语。”

  言毕,又对戴铎说道:“戴先生,还请见谅。”

  戴铎却是毫不在意,说道:“那刘儒汉的确不可信,不过,现下我大清只能与其联手,若是分开来打,只会被南兵逐个击破。”

  胤禩也明白是这么个道理,分开来打肯定打不过,联手好歹还有点机会:“那便合兵吧!要不然,我们就算能入关,也打不下北京城。”

  胤禩这边经过一番商议,最终敲定合兵计划,并快速与刘儒汉回信。

  随即,胤禩命胤禵亲率满蒙大军,移师宽城。宽城往南,便是喜峰口,也是皇太极当年入关路线。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