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显微镜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病和伤寒分开了。

  朱怡炅问道:“不知老先生贵姓?”

  老者连忙回答:“草民叶桂。”

  朱怡炅垂眼往案上名单一看,江南名医叶桂,名声极好:“原来是叶大家当面!”

  叶桂连忙拱手:“不敢!”

  另一个时空,叶桂不仅是当世名医,还是后世温病四大家之一,且一生医德高尚,临终前还告诫儿子:“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与之并列的另外三大家,有两位还没出生,还有一位叫薛雪的,历史上是等到乾隆年间彻底科举无望,才会开始研究医学。

  而如今,由于投奔的早,现下正在河南做官,已经当到了知县,应该是没啥机会成为一代名医了。

  朱怡炅说道:“既然叶大家刚刚也说到病从口入……来人,将显微镜抬上来。”

  显微……镜?这是什么东西?

  包括叶桂在内,在场的医生、道士、和尚全都面面相觑。

  等到被两个殿前侍卫小心翼翼抬上来,这才发现所谓显微镜完全不像是镜子,倒更像是一尊千里镜,而且还是模样古怪的千里镜。

  朱怡炅倒是颇为兴奋,起身亲自演示操作,并对着众人喊道:“诸位且都过来看看。”

  跟皇帝凑在近前,就算是满朝文武都得拘谨的不行,更何况这些连官身都没有的医生道士。

  不过很快,这份拘谨就被皇帝命令,还有显微镜下的神奇的微观世界所取代。

  叶桂已经略显浑浊的老眼变得明亮,整个人也是精神抖擞,仿佛焕发人生第二春:“陛下,这些镜下小虫难道都是那滴水中的活物?”

  朱怡炅笑道:“这是从朕的御花园中取来的水。而且,有没有可能这虫子,便是老先生所言之温邪,因为病人将这些虫子吞入体内,这才引发温热病,也就是温邪上受、病从口入?《本草纲目》提倡多喝热水可以预防生病,那是否是因为这些水中致病的虫子是被热水烫死了,这才不会生病?再有西南、两广疟疾……”

  叶桂震惊呢喃:“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在没有显微镜的中国,中医对病理全靠猜,哪怕再为接近,也只是靠着经验、医术猜出来的,缺乏实际证据,也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其实,就算显微镜出现,也会出现判断失误,不过明显会少了许多。

  一旁,同样被招来的伤寒名医汪纯粹突然伏身跪地:“陛下,草民请入太医院,愿终身随侍陛下近前。”

  “草民(臣)请入太医院,还请陛下恩准!”

  汪纯粹这一起头,其他凡是看过显微镜的医生、和尚、道士全都反应过来,跟着一起伏身跪地,就连张天师张锡麟想了想,也跟着跪了下去。

  朱怡炅顿时满意笑道:“都免礼吧!朕招你们来此,本就是要你们入太医院,这显微镜同样也是要赐予你们太医院的,今后诸卿便利用这显微镜好生研习医理。”

  “臣等谨遵陛下谕旨!”众人大喜。

  显微镜早在十六世界末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是作为一对荷兰人父子间的玩具,没有拿来做过任何科学用途。

  直到三十年前列文虎克自己磨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其开始观察生物细胞、细菌,并用于科研研究,显微镜这才正式进入科学视野。

  对了,列文虎克也是两年前,即雍正元年去世的。

  而朱怡炅手中这台显微镜,还是让黄五找了几个能工巧匠,花了好长时间磨制出来的。

  倒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纯粹费时费力。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台,后续肯定还要制作更精密,倍数更高的光学显微镜。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