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南明史 《永乐大典》 石砫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之君,反而《明史》里评价颇高,不仅大明灭亡的锅全被满清甩在了大臣身上,还认同崇祯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顺治甚至专门重修了崇祯的皇陵,让其不至于那么寒酸。

  崇祯的庙号被确定为思宗,并非朱怡炅单方面决定,而是南明起初追封的庙号便是思宗,与李自成追封的一样,只是后来才改得乱七八糟。

  钦宗、烈宗、敬宗、干宗、乾宗、毅宗、威宗……满清追封的怀宗早在顺治十六年便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为由被废了,改谥庄烈帝。

  萧仁方接过初稿没有立即告退,在稍微斟酌了下语言后问道:“陛下,南明史该当如何编纂,是将之划入《明史》,还是另立一部?”

  南明史?

  不说这个容易让人高血压的东西,朱怡炅一时半会居然还想不起来。

  这全在于满清修《明史》,刻意删去了南明这一段。因为满清要体现自己入关的正统性,那南明就必须是伪朝。

  朱怡炅前世看南明史时也曾气到高血压,不过现在也差不多看淡了:“编入《明史》,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但讲实事求是,无需刻意避讳。”

  “臣遵旨。”

  萧仁方心里暗松口气,南明史实在是块烫手山芋,上到皇帝,下到文臣武将,操作一个比一个抽象,抽象到他都不敢下笔。

  现在有皇帝旨意,那至少是有下笔的胆量了。

  翌日,朱怡炅在谨身殿日常办公,礼部尚书林景裕、宣传部尚书吕犹龙前来拜见皇帝。

  林景裕说道:“陛下,《永乐大典》副本现已全部运抵南京,礼部已着手开始编校勘误。”

  朱怡炅点头:“《永乐大典》副本的整理勘误并非朝夕,当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为要,无需因避讳皇家而刻意删改。”

  朱怡炅没打算将《永乐大典》束之高阁,相反,他还在着令礼部,选取其中可以刊印发行的书卷,好让宣传部刊印成书,并售卖民间推广。

  如此文学财富,只留在皇室,而且还基本不看,未免太过可惜。

  林景裕拱手:“臣遵旨。”

  朱怡炅又看向吕犹龙问道:“宣传部的活字印刷可都准备妥当了?”

  吕犹龙回答:“回禀陛下,宣传部现已新刻枣木活字二十四万余枚,枣木标点一万余枚。又新铸铜活字五万余枚,铜标点三千余枚,另有无字铜子两千余枚。总共耗银四万余两,可随时开始印造新书。”

  前明活字印刷就已渐成主流,只是官方印刷还是雕版为主,直到清朝全部统一使用活字,其中又以木活字印刷最为普遍,仅次于雕版印刷。

  因为木活字足够便宜,制作起来也简单高效,只有朝廷内府皇室印刷会采用铜活字,以为区分。

  另一个时空的今年,雍正便刻造了二十五万枚铜活字,用于排印《钦定古今图书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