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离谱的安南人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溃的乂安城自然挡不住明军狼兵的攻势,明军甚至连护城河都不用填,直接踩着没有拆毁的浮桥。

  用不了半个时辰,乂安城墙就被拿下了。

  乂安道三司主官是被徐进派兵从城中衙门抓来的:“下……下国安南属臣,拜见中国天朝大将军。”

  这些人居然也是说的汉话,只不过带着很浓的广东口音。

  徐进真是头一回见到这种离谱的降官,既不守城,也不投降,只把自己关衙门里假装不知道。

  徐进虽不喜,但还是皱眉说道:“都起来吧!你们是这里的主官,现在即刻协助我军接收城池,维持治安,尽可能恢复城中秩序。我大明军队不行劫掠之事,这时候若有谁人敢作乱闹事,凡是抓到的一律直接砍了。”

  “是是,将军大人且放心,下国属臣……不,下官一定办妥。”

  这几个被明军粗暴揪出来的主官松了口气,汉兵毕竟是外地人,要治理地方还是得靠他们这些本地人。

  将这些离谱的安南官员驱散,徐进这才笑道:“此番攻克乂安,一兵未损,全赖康先生提供安南郑氏详情。若不然,怕是本将军与枢密院还会傻乎乎的先去打升龙府。”

  康子斐说道:“都是为我大明国效力,眼下还是当尽快招降控制整个乂安道与清化道。然后大军再行北上,直捣升龙府。只要能擒获郑氏与伪黎国主,这安南便算定了。”

  徐进点头:“说的不错,大军暂且在此休整三日,再往北探听清化消息。三日后,不论清化有没有拿下,都要即刻北上。”

  明军的时间不多,就只有这么一两个月时间。

  一两个月之内灭不掉郑氏,就算雨季不来,沿海也得刮大台风。

  而且,便是现在,雨季到来前,安南这边的气候也已经让人非常不舒服。好在徐进此来的军队三分之二都是广西来的狼兵,剩下三分之一汉兵也都在两广待了一年以上,军医还提前备上了吕宋果等解热药物。

  ……

  却说郑棡、郑杠父子匆忙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升龙府,甚至没空清理那些已在蠢蠢欲动的朝野逆臣。

  郑棡立刻召集六部大臣议政:“清化、义安都有汉兵登陆,谅山镇可还安好?”

  兵部尚书是郑氏宗族,连忙回答:“目前未有消息,不过下官已经派人前往谅山、高平,命其好生防备。”

  郑棡听罢,仍旧脸色难看:“不行,来不及了,立刻传令给高平镇,让高平守军回来,再即刻快马传令北河,将北河兵马也调回升龙府。”

  听到郑棡的命令,不光六部大臣,就连郑棡的儿子郑杠也是一脸吃惊:“父王……”

  郑棡却是挥手打断:“不用说了,我意已决。户部立刻将国库钱粮全部拿出来,交给兵部募兵,东京(升龙府)城绝不能破!”

  谅山、高平都是安南北部重镇,前者防备的是广西,后者防备的是云南。

  整个高平、谅山到处都是山区,打下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吃力不讨好。

  至于北河,那里是郑氏的封国。

  郑氏虽然挟黎皇以令安南,但到底没有真的篡位,所以是有自己封国地盘的。

  郑棡是真的害怕了,他不怕汉兵从北方杀过来,因为北方山区,只要严防死守,起码能磕掉汉兵两排牙。

  可没想到,汉兵竟然不按套路出牌,走海路杀过来,而且还直接抄了他们的后路。

  洪德二年平占,以其地为广南承宣,始置诸承宣、按察司,合十三宣,并置都、承、宪三司。是年秋校定皇朝官制,罢相国、平章、仆射等官,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尉、少傅、少保为文武大臣重职。文则六部、六寺、六科、御史台翰林院、东阁、国子监、中书监、国史院、府尹、宫师府(即东宫官)、司天监、太医院、秘书监、中书监、华文监为内任机务职。承宪、府、县、州各衙门为外任旬宣、纠察、亲民职,又有劝农、河堤等官。武则五府二卫、效力四卫、神武四卫(前、后、左、右)、殿前六卫及驯象四卫、马闲四卫为内任宿卫、征发、管牧职。卫所、都司、江海巡检为外任守御控制职。时各卫又有儒指挥诸员,选文职会试中场者充应务。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