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5章 《明史》评语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赐之下,才能来此观阅藏书。

  不过大明新朝,皇帝已经将这里全面开放,只要有官职在身(新科贡士也能获批进来看书),就能进来看书查资料。但必须进行登记,而且不能毁损,若是有所毁损,则要按市价高一倍,赔付金银。

  作为起居注官的孟彦,今日一下班,却并未着急回家,而是绕道先去了趟文渊阁。

  因为他听说,《明史》、《清史》两部成书,还有修订的初稿、定稿、手抄本,包括皇帝御批都在今日入库。

  要是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走了老远的路,才到文渊阁。

  阁前有专门看管的侍卫与女官。

  孟彦恭谦的递上自己的官牌印信:“我想来借阅今日入库的《明史》稿件,不知可还有了?”

  女官确认了官牌无误,说道:“《明史》的稿件与成书都已经在今早入库,但稿件与手抄本、御批都不能借出,只能进入阁翻阅。成书可以借出,但每次只能外借三日,若有毁损,则按市价高一倍价格赔付。”

  孟彦点头:“那我进去看吧!反正现在时辰还早,距离宵禁还有些时间。”

  女官收起官牌,又拿起册子翻阅查找了片刻,随即将一块木牌交给了孟彦,上面没写别的,就是记录《明史》稿件与成书都放在哪一层。

  “有劳。”

  孟彦拱手接过,那些持械侍卫则一直盯着他进入阁内,才收回目光。

  入了阁中,里面的光线却并不昏暗,明显当初设计上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拿着木牌,迅速找到收录了《明史》的那一层藏书架,沿路几乎没碰到什么人。

  这也正常,虽然皇帝允许官员可以自由来这里看书,甚至一些不太重要、唯一性的书籍,还能借阅出去。但到底也不可能真的天天都有许多官员,跑过来文渊阁看书的,又不是整天闲的没事干。

  孟彦先抽出那部《明史·诸帝本纪》,随手一翻阅:“倒还算中肯。”

  从洪武到建文,再到永乐,基本就那么回事。既肯定了洪武、永乐的功绩,也点出了这两位的烂政。尤其是洪武、永乐发行的大明宝钞,的确是让明朝百姓、宗藩、官吏全都深受其害,这个锅是无论怎么甩也甩不掉的。

  建文……建文没啥好说的,总共就当了三年皇帝,随后就被永乐篡夺了皇位。

  是的,大明新朝编修的《明史》中,对这一段用的就是篡夺,虽然肯定了永乐盛世的功绩,但篡位便是篡位,有何可辩驳的?

  难道真按照永乐大帝强词夺理那套:“洪武三十五年,我爹朱元璋传位于我?”

  这开什么阴间玩笑!

  而且,在这本成书中,建文的《惠宗纪》中,朱怡炅也给出了批注:“无帝王之才,却有帝王之格。以中人之姿,承大明国祚。惜兴宗孝康皇帝(朱标)英年早逝,致叔侄相残……”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