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7章 淮泗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够,还远远不足。

  孙嘉淦到了北方几年疏浚挖掘下来,这才发现,自己还是过于乐观了。

  宋元明(鞑)清,三朝半留下的破窟窿,哪有那么好平的?

  十五年治河,就是在痴心妄想,没有二三十年,别想搞定黄淮。而且,这还只是初期工程,后面即便搞定了黄河改道,也还要继续围绕淮泗水系进行治理。

  黄淮问题甚至都已经不算什么,确实不算什么,只要黄河改道就能解决。但淮泗水系却因为这三朝半的君臣,单纯为了保住漕运,给硬生生玩成了一团乱麻。

  围绕淮泗水系的府县,全都得砸银子去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在关键河段,围绕重点湖泊筑造大片新堤,还要禁止对应水域的百姓再围湖造田。

  不用说,不仅要砸钱,淮泗府县的民生也得受到影响,因为有很多农业耕田必须放弃。就算朝廷官府给予补偿,当地百姓也还是会有怨气,毕竟耕田属于产业,也是百姓骨子里的追求。

  所谓买田置产,田字为产。

  而无地百姓在古代,也被通俗称为流,无房则为氓,无房无地即为流氓(对,你们很多都是流氓)。

  实际上,就算没有孙嘉淦上疏,大明新朝对江南水利也一直都有在治理,这也是被逼无奈。而且这还算好的,清初的江南地区才叫糟糕头顶,淮泗几乎年年泛滥,不是洪涝,就是大旱,跟闹着玩似的。

  终清一朝,江南都属于水旱重灾区,超过一半的时间,这里都在闹大灾,没有大灾也是小灾害不断,直到黄河改道山东,才有所好转。

  嗯,也成功葬送了漕运,给江河日下的晚清狠踩了一脚油门。

  具体的治河方案,孙嘉淦已经在厚厚的几部奏章里,全部详细列出。并且还画了图纸,还针对原有改道进行了细化,就是耗费的银子也突破到了千万大关。

  按照这套奏章里的方案来实行,未来几十年时间,黄淮治河工程都得持续进行,投入的银子少说也得破亿。就算这样,也只能治理个大概,后期还得每年坚持掏银子进行维护。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

  因为至少还有的救,再拖个一两百年,就完全没救了。只能另起炉灶,开挖苏北灌溉总渠。

  这条新渠也是世界历史上,有数的大型河道工程,得亏是到了新时代,有工业机械可以代替人工,极大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

  朱怡炅反复看过了方案,提笔朱批:“着令内阁、户部从速调拨款项,凡对应府县官吏,立刻由驿站经发手令,务必予以全力配合。”

  这也是内阁的票拟建议,内阁虽觉得耗费也很大,但黄淮问题的确已经迫在眉睫,都是聪明人,也知道取舍。

  事实上,曾经的历朝君臣,也都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但谁让从元朝开始,京师就在北京。要是为了治河,就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