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2章 桂家汉军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剿灭桂家汉军。

  最后还是靠着入侵的曼尼普尔解决的问题,因为退兵路线正好与桂家汉军撞上,两边打了一场,互有胜负,桂家退回马德亚,曼尼普尔同样也退兵回国。

  何向明一面说着这些桂家汉人口气挺大,一面也是真的支援了一些兵甲粮草过去。

  这些桂家汉人愿意充当前锋,那就充当前锋,就算打不下来,也能试探一下缅人的城防,而且还有他的西路大军来兜底。

  桂家汉军很快获得了明军的兵甲粮草支持,甚至何向明还大手一挥,十分大方的送给了他们两百杆燧发枪。

  在十八世纪的东南亚,诸国的武器装备基本还停留在轻甲时期,甚至干脆不穿甲。

  这既是因为产铁和冶炼技术的缺陷,还在于东南亚地区大部分都处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的很多时间都是高温湿热天气。

  大量装备重甲不仅费钱,而且维护成本也太高,就连缅甸东吁王朝的雄主莽应龙,当年御驾亲征穿的也都是轻甲,甚至还无法覆盖全身。

  拥有了燧发枪的桂家汉军,配上全套盔甲,对上马德亚的缅军简直就是史诗级强化了!

  缅军的刀枪刺不穿桂家汉军的盔甲,但桂家汉军却能轻易砍杀缅军士兵,再加上燧发枪这等大杀器,就算板甲都挡不住。

  缅军压根抵挡不住,很快就被击溃,然后城中的汉人在桂家汉军的鼓动下,趁机里应外合,发动起事。

  缅人的马德亚城,就这么被轻松拿下,桂家头领宫里雁趁胜追击,往东攻取澳报,往南兵围马来城。

  从马来城到阿瓦已经不足四十里,这比当年吴三桂来缅甸抓永历帝离得还要近。

  当年的吴三桂,只待一支兵马,就直接杀到了距离缅甸阿瓦王都不足六十里,那时候的缅军就已经挡不住吴三桂了。

  现如今,缅军的战斗力比起吴三桂面对的缅军,只能说是更差,连不怎么能打仗的孟人,二十年后都能将缅人平推。

  要不是历史上的桂家汉军数量太少,而且武器装备也不太行,阿瓦城又属于缅人国都,被曼尼普尔几度攻伐下,早已加固了城防工事。

  那么率先打下阿瓦城,应该是离得更近的桂家汉人。

  实际上,孟人也是真的不能打仗,东吁王朝灭国还是靠着围城,活生生把阿瓦城围到了弹尽粮绝。

  当然,明军不可能这么做,因为这样太耗时间,而且不必要的伤亡太大了。

  就算现在还没到缅甸的高温湿热气候,这一路从云南那边杀来,光是水土不服,伤亡战损就已经达到上百人。

  就这,还是提前在云南适应了好几年,甚至不少民夫巡检兵,都是就地从云贵地区征发的。

  历史上,清缅战争打的那才叫一个抽象,因为战况焦灼,而且绿营军欺上瞒下,战线拖得太久,乾隆忍无可忍,调来了索伦兵和驻京八旗上阵。

  战斗力倒是的确提升了不少,伤亡同样也高的离谱,三千多的索伦军,死伤三分之二。

  而且实际战死的不到一百,剩下两千多全是水土不服,病死在了缅甸。

  因为乾隆为了面子,不顾缅甸雨林气候,趁着下雨也要开战。

  马来城被明军围困,阿瓦王城收到消息。

  缅王娑底波帝直接懵了,自己的勤王大军还没集结完毕,他还准备御驾亲征,与明军打决战。

  明军这就已经快要兵临城下,可以直接打王都保卫战了!

  桂家其实还真有可能是永历朝廷后裔,因为桂家领袖的妻子是孟艮土司的女儿,作为缅甸的二等民族,他几乎不可能与孟艮土司结亲。

  除非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类似前明的号召力。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