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1章 日本奴隶与昆仑奴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1章日本奴隶与昆仑奴

  从前年沙俄使节来使大明,户部那边统计估算全国人口,就已经突破一亿大关。

  时至今日,人口激增之下,便是四川新复之地,人口也已突破三百万,直接比原来的不到百万增涨了三倍。虽然仍旧不多,但已然不至于县城也能跑老虎了。

  这些增涨的人口,大多来源于两湖和江南地区,而且普遍不是官府组织移民,官府朝廷只是从中起了鼓励诱导作用,真正大移民基本都是百姓自发性的。

  没办法,全国人口快速增长,不是没有代价的,南方已经有了一点人地矛盾的苗头。

  即便天下粮仓的两湖地区,官府也在有意往四川西南,鼓励移民开垦,分流人口压力。

  而北方各省大幅增涨的人口,很多都并非本地户籍,而是来自南方的移民户口,其中民间自发者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

  就照目前这么移民下去,估摸用不了百年,不光南方有客家人,北方怕是也得出现客家人。

  客家客家,客居外省,不仅代表了民系,也代表种移民文化。

  除了移民人口增多以外,百姓手里渐渐有了余钱,也开始追求普及基层教育了。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早已深入人心。

  从前明开始,民间私塾办学就已经非常普遍,除了琼州、台弯几乎看不到民间私塾记载,其它地区基本都有私垫义学的记录。

  为什么如此发达的私墊社学到了清朝就没了呢?

  因为满清禁止办私塾,这会让人聚集,容易造反……跟元宵被取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明新朝不禁私塾,百姓有钱了,自然也会想起来重新集资办学,请先生回来教书识字。就连一些地方大商人赚到钱了,有些为了名望和凝聚力,也会在地方出钱办理义学。

  所谓义学,便是不收费的,这似乎亏了,但要知道,只有免费才是最贵的。

  ……

  冬去春来,南京城已经开始过元旦

  康子悲的贸易船队,终于返回岷埠港(马尼拉)。

  熟悉了航线,又有檀香群岛作为航线补给点,一来二去之后,返程的速度就是这么快。

  此去跑了一趟殷洲贸易,虽只隔了一年,但吕宋这里明显又有新变化。

  在康子斐看来就是更为井井有条了,而且沿海村镇的人口也变得更多了。椰城总督在南洋大开杀戒时,他已经在殷洲航线路上了,所以并不知道消息。

  仅仅只是岷埠港,依托港口建立的县城,在朝廷确立了规矩以后,这里的人口明显增多,而且开始主动接纳归化士著。

  虽然都被安排在城镇外围,基本不允许入城,但落户的确都落户了,只是落户的番人籍,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开始。

  吕宋人口日益增长,不可避免还是出现了佃户。

  原先的吕末因为人少地多,而且愿意迁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