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9章 《江户条约》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9章《江户条约》

  和谈过后,签订条约。

  因为现在日本正是享保年间,又是在江户本城签订,所以史书称此为《江户条约》,也叫《享保条约》。

  明军带上了条约文书,坐船撤离江户,而那些跟随明军攻城的浪人武士,倒是没有被放弃,也跟着装船先去大阪,从那里找住友家族帮忙,装船带去鹿儿岛。

  不,现在应该叫大明鹿州县了。

  鹿州县的行政区划暂时未定,因为连县治都是新的,还得先呈奏南京,看陛下与内阁怎么定夺。

  不过大概率,应该还是划归合湾知府管辖,汉城布政司虽然离得更近,但琉球归台湾,鹿州归汉城,很容易造成海关贸易的混乱与繁琐。

  混乱繁琐之下,就会滋生职权侵占和贪污腐败。

  伊予岛薛滨没有强行割走,也是怕贪多嚼不烂,只是一个别子铜山就足够大明慢慢消化一阵时间了。

  虽然条约规定大明这边属于付钱租借,而且铸造的铜钱也是在日本进行流通。

  可这毕竟是大明设置的铸钱监,铸出来的铜钱,理所当然也是大明通宝钱。

  再加上有本地炼铜大族住友氏,可能用不了十几二十年,日本就找不到幕府铜币,而是全都在用大明通宝钱。

  不要小看了钱的价值,利用经济命脉来控制羁縻外藩属国。

  幕府后期但凡要与大明开战,或者重开闭关锁国,全国百姓、商人和贵族大名,都不会答应。

  幕府送走了明军舰队,第一时间就开始大肆抓人,不管围城期间,有没有帮着明军填埋护城河,打造攻城器械,一律都按照通敌叛国的罪名,先抓起来狠狠审问一番。

  表面上幕府似乎是在秋后算账,也的确是在秋后算账,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借此搜刮民脂民膏,填补大明索要的军费亏空。

  400万石,就是400万两银子。

  虽然幕府财政收入一年也能有450万两,但账不是这么算的,幕府还得养武士幕臣。

  各种财政一出,400万两银子的战争赔款,就只能落在百姓商人头上,尤其是那些日本商人。

  榨于日本商人们最后一滴血,400万两银子的赔款也不是赔不出来。

  只是如此一来,不仅日本商人遭了殃,日本工商业也将就此一蹶不振。

  本来中国商品就比日本要更为廉价精美,现在幕府又来杀鸡取卵,用于填补战争的专空。

  再加上日本全国都将开海通商,今后怕是除了大阪米商,日本的本土工商业,很快便会被中国商品完全淘汰。

  届时,日本平民要么乖乖去乡下种地,要么就给中国商人打工,成为工厂里的廉价日本劳动力。

  当然,他们还有个选择,那就是倒幕造反。

  日本商人再有钱,400万两银子也不是说掏出来就能掏出来,其余的部分还是得均摊到百姓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