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入浙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旨意诏令,当即率领本部第一军迅速北上,而内阁、枢密院、军器局各部,也丝毫不敢拖延怠慢,连忙为第一军筹措粮草辎重,兵甲火器,同时征发运粮民夫,给工钱的。

  对了,辎重营是保护辎重民夫的部队,有时也可客串民夫角色,民夫还是要征发的。

  而第一军被调走,所空出来的防务,则由郑定瑞的第二军暂代。

  倒不是朱怡炅有意保存实力,纯粹第二军除了第一镇以外,其余全是新兵,战力不足,也就弹压地方。

  与此同时,徐进的第三军同样也快马传旨予以组建,以应对大明朝廷这边随时的调拨行动。

  朱怡炅与邬思道已然商议过,而今年关将至,明军至少也要在明年开春前后,抢先拿下杭州,使闽浙连成一片。

  如此,主动权才会掌握在明军手上。

  说到底,就是拿速度来换时间。

  各省在过年,而他们则全面开战,趁着人家过年的空档期,加速蚕食清廷地盘。

  ……

  福鼎分水关,位于福鼎县东北15公里,海拔450米,地处浙江泰顺、苍南与福建福鼎三县交界处。最初由五代开闽王王审知为保闽地安全,以御吴越而筑,关口形势险要,号称闽东北门户。

  在封建割剧时代,分水关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大都督行军司马陈自中据守分水关,护送秀王赵与择入闽,阻击南侵元军十多日,直至食尽援绝,自尽而死。

  后乾隆年间福宁郡守李拔赞称为分水雄关,有文人俞樾自浙江德清往霞浦省亲,过此时留诗:“岭上严严分水关,令人回首故乡山,归途倘践山灵约,雁荡天台咫尺间。”

  正是因为明军拿下了分水、叠石两关,浙江清军才无法南下当然,也没那个胆子南下。

  十二月下,明军正式发兵三万,征发民夫两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自分水关出,一路北上浙江温州府。

  与之同步的,还有一封讨贼檄文,以大明监国的名义昭告天下。

  杭州绿营兵兵额在册总计四万余,然实际上现在已是康熙末年,各省不仅文官贪腐,武将同样也不遑多让。

  北方还好,因为要打仗,吃空饷问题虽有,但有朝廷压着,不算太严重。南方尤其还是繁华之地的浙江,吃起空饷来那真是个顶个的厉害,说是在册兵源四万,实际兵额加起来可能也就三万出头。

  三万对三万,一方兵力集中,一方严重分散,真打起来,明军实际能在温州府接触到的也就几千清兵,明军兵进浙江的结果其实早已注定。

  明军一路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直接进抵平阳县。

  望着眼前的高大县城,杨恭没有丝毫在意,作为身处繁华之地的浙江,又是全府第一产粮重地,这里的驻军真的不多。

  而平阳县县令往下,大小官吏,看着城门外那几乎大半红的明军,已然陷入绝望。

  之前的福宁知府给浙江送递的求援书信里,是有提到过明军真贼假贼之分的,穿红衣服的就是真贼,不穿红衣服只绑红巾的就是假贼,也叫红巾贼兵。

  而眼前的明军,好家伙,一大半都是穿红衣的,只有不足万人是红巾贼兵。

  整个平阳县不过寥寥百人的守军,火炮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

  三万明军甚至都没怎么使力气,仅仅是用红衣大炮对着平阳县那脆弱的城墙几轮炮轰,平阳县守军便瞬间崩溃,一个个逃的逃,降的降。

  整个过程不足一个时辰,平阳县令于城破之际,当即跳城自尽,县丞及下属一众官吏也是毫不犹豫跪地乞降。

  现在的明军对于这些投降的清廷低级官员,已不像原先那般热情,反正大明手上的官员多的是,这些人都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扔。

  随着平阳县下,那些随军出征的福建官员文吏急忙跟上,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迅速在此建立统治,什么剪辫剃头全部用上,凡是敢于拒绝的,一律杀无赦。

  所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灭了几家县中豪强的门以后,平阳县上到士绅,下到百姓全都老实了。

  《方舆纪要》载:“叠石、分水二关,俱闽王时筑,以备吴越。”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