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4章 良性循环_覆秦从计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孔鲋召集学宫的学子,针对此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孔鲋有言,言之有物的学子,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章,发在报纸上。

  这个称不上奖励的规定的刺激下,学子们的眼睛都红了。

  据说昨晚大秦学宫灯火彻夜未熄,各学院学子唇枪舌剑,论战得极为激烈。

  他们的言论,将发表在明日的大秦时评之上。

  不过,此时决议会的议员们将此事拿出来,放到议桌上讨论,并非是因为这场论战本身。

  如今决议会的九位议员,无一老臣。

  他们跟随赵昆一同成长起来,在朝堂锤炼许久。

  或许在做事的手段上,这些人稍显稚嫩。

  但是作为大秦除帝王外,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他们的政治智慧一点都不低。

  所有人都知道,论战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在意的是,大秦学宫通过此事展露出的一种态度,一种迫切想要在大秦这座巨大的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态度。

  为此,百家大佬们不惜以自己的声望为学宫背书。

  他们甘愿通过自己个人的影响力,来推动大秦学宫在朝堂上的地位提高。

  身为朝臣,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极为敏感的。

  当初赵昆登基,虽然重新划分机构,设立了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但是在这个框架之外,大秦学宫和科学院也被单独列出,成为两个独特的机构。

  所有人都不明白当初赵昆如此安排的意图。

  开始时,他们还认为大秦学宫能够与地位极为重要的科学院并列,显然赵昆对学宫期许极高。

  可是这一年下来,赵昆几乎从不入学宫,也很少过问有关大秦学宫的事情。

  人们的这种猜测,才被渐渐平息。

  没想到,面对赵昆的这种明显的冷处理方式,大秦学宫却不甘寂寞,主动搞起了事情。

  随着大秦的报纸发行越来越多,报业发展极快。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舆论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甚至是武器。

  大秦学宫汇聚了天下文华,他们若是想要掌控舆论,简直天生就领先其他机构太多。

  在座的九位议员,基本上都是出自百家。

  所以,此事一出,他们就被搞得很难受。

  在朝堂上,他们九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有议丞之称。

  权力到了他们这种地步,基本上已经到头了。

  这个时候,尤其要理顺自己背后的关系,不能有丝毫惹人猜忌的行为。

  没想到,他们的师长们,却给他们出了个难题。

  比如叔孙通。

  在大秦学宫之中,鲍白令是他行过拜师大礼的老师,而淳于越同样与他有师徒之实。

  至于孔鲋,与叔孙通的关系也不错,颇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如今淳于越不显山不露水,鲍白令和孔鲋却非常活跃。

  两人本已退出朝堂,地位超然,但为了大秦学宫,此时居然不惜在报纸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