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优良传统,一起跑(捉虫)_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武不行,那就以文治国,以德治国,“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理天下。”

  宋太宗赵义光本就是赵家兄弟几人中文采最好的。

  武打不过他哥,文还整不过他哥么。

  要以文治国,首先要提高文人地位,增加文人的官职。

  从宋太祖赵匡胤一次科举只选拔二三十人,直接增加到一百七八十人。

  秦殿。

  “科举,记下。”嬴政对身边的记录官吏道。

  这是嬴政第二次听到科举之策,第一次是败家子隋炀帝所提。

  嬴政:可与隋朝的科举之策相似

  嬴政真心求问。

  乐瑶看粉丝提问,她就顺便对比一下,宋朝科举制度是宋太宗赵光义“文治”的基石。

  宋朝的和科举和隋朝的科举不同,隋朝的科举必须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宋朝的科举则取消了这一限制,不讲究门第,士农工商都可以参与考试。

  如此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并把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皇家手中。

  听神迹解释科举政策,秦始皇嬴政的眼神一亮。

  嬴政持刀笔,亲自刻下科举二字。

  科举制度与秦朝的军功爵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军功爵位之策,只要在战场上立杀敌之功,普通士兵也能得到爵位。

  如此秦军自然战无不破,以一敌十。

  但如今秦朝已灭六国,完成大统一,已然没那么多战可以打。

  如此再行军功爵位之策则不适合此时大统一的秦朝。

  秦始皇嬴政如今面临的困境是秦朝手下官员少,不足以统治六国。

  看着科举二字,秦始皇嬴政陷入沉思。

  宋太宗时期不但选拔文官的人数多,而且待遇还非常高。

  举个例子宋朝官员的待遇大概为明朝几倍。

  明殿。

  朱棣听此眉头一挑,“有银子的软骨头。”

  “对,皇爷爷说的对,有银子没骨气有啥用”朱瞻基支持他皇爷爷。

  朱高炽看着他爹,他爹真是一身正气的“穷”呀。

  可能这样比大家没概念,咱们展开说说。

  说的简单点,宋朝的俸禄包括了衣食住行,只要当了官,基本不用花什么银子。

  首先是官位本职的俸禄,也就是咱们现代的工资,这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还有衣赐,就是做衣服的布料是朝堂发的,粮补、茶酒、冬天用的煤炭柴火、做饭的盐、马匹吃的粮食。

  且宋朝为官,朝堂还负责配奴仆。

  朱棣道,“败家呀。”

  除此之外,宋朝的官员还有添之,就是若兼职多个职位,会加薪。

  还有公使钱,就是朝堂给官员用来宴请或者招待上级官员的银子。

  不但如此,只要为官,还可以减少赋税和徭役。

  要不然宋朝是文人向往的朝代,福利待遇不要太高。

  听赵光义一次录用了一百七八十人,赵匡胤心里一沉,宋朝年年科举,如此庞大的文官朝堂该如何消化。

  赵匡胤:那武官将臣如何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