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七章 七步浮屠录 下_少年武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七步浮屠录第六重境界,名为受法结因果,承善度众生。在第五步的修行路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难处,有许许多多的人帮助你,你应该记在心里,因为没有他们的一餐一水,壹饭壹粥,云游者活不过万里云游。达不到行程圆满,最后的下场会是道心未定身先死。所以行程圆满之后,返回途中有行善的机会应当毫不迟疑,同时如果能遇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有机会当帮助对方,了结自身因果。”

  在佛教之中,有一些经典形象,金刚罗汉下界历难的时候,多是化身乞丐或是烂头陀,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成就自身正果。而菩萨在人的心目中,都是救苦救难,帮助别人解脱困厄。成就菩萨。

  “另一方面,返回途中的时候,你对佛经(兵法)的要义理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层次,下一步应该是真正的奉行佛法(融合兵法)。”

  董照在纸笔上记载的话几乎都是原文翻译,然后加上自己的注解。董秉乾先人后半生崇佛信道,所以文字之中,总是多了几丝佛经意味。

  “普度众生,如何普度(与人切磋试手)。根据佛经中要义所在,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谦友勇,明和忍克爱等,凡有所修,应有所记,录于纸笔。同时分类,记载,如哪一件事是用智慧帮助了别人,哪一件事使用勇气救助了别人等。在救人的过程中不要报姓名门户,否则徒增因果,沾染麻烦,天上有值日功曹巡看,功德不忘,善行不消。凡所悟之字善行圆满,可以进入下一步最高层次的修行。”

  董广看完这些,他心中不能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向下看董照的注解:“兵法与拳法相同,杀人救人,都在一念之间。在遍访天下,和人交手的过程中,不如把自己对于兵法要义之中,某一个两个字的体悟写出来,那些字体悟最深。这些字你是如何应用于格斗之中!从刻意变化自己军事战斗风格,久之拳法上无意举动,令人难以捉摸。比如在同人交手之后,那一点是使用什么将对手打倒,或者打败。如转,与兵法之中,则是巧变主客之形,移多寡之数。翻劳逸之机,迁利害之势,挽顺逆之状。以艰者危者与乎人,易者善者归诸己。在实战之中,就是灵活运用转身,将对手击败,如回马枪。可以将自己和对手战斗时候,转身反败为胜之具体情形记录。”

  “又如以硬争锋,得而取胜。与兵法之中,便是力。速度比别人快一筹,则是兵贵神速。出手比别人先一步,等等,不再一概而论!”

  在武学之中有一句话,其实是武者的层次,拳无拳,意味着练武之人功夫达到了大师的级别,一套拳法已经从有,被他练到了无。

  拳无拳是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拳,表明自己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