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八章 举国之力行不通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阳教授的大课,《华国电子产业分析》。

  只要是席教授的大课,保证座无虚席。

  因为他是学校最知名的教授之一,而且他是川省经济政制定的顾问团成员之一。

  在学校、在政府、在社会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巨大。

  温尔儒雅的席教授在台上道:“今天,我知道很多其它系的同学都来听课,所以我就不点名了。不过,我希望本系的学生,应该都在场。”

  大课堂静悄悄。

  席教授打开ppt开始讲起来。

  “说到电子产业,就不得不提电子产业的明珠——芯片。”

  “改革开放后,华国进口芯片的数量,每年暴增。基至超过了进口原油。”

  “总是有很多朋友问我,既然芯片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不以举国之力搞芯片。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下新华国前三十年的芯片发展史。”

  “华国的电子工业,在解放以后就开始起步。”

  “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国务院制定科技发展12年规划,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

  “华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即中科院计算所。”

  “为了培养电子工业人才,教育部集中全国五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在京城大学设立半导体专业。”

  “然后,中海组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及中海元件五厂、中海电子管厂、中海无线电十四厂等企业。使中海和京城,成为华国电子工业的南北两大基地。

  “1960年华国科学院成立半导体研究所,进行工业技术攻关。后来,中央政府组建第四机械工业部,主管全国电子工业。”

  1970京城国营东光电工厂,中海组建无线电十九厂建成投产,形成华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南北两霸。”

  “这一系列电子和半导体厂的兴建,初步搭建了华国半导体工业的“研发+生产”体系。”

  “这套体系最初能够紧追美国,得益于一批回到新华国的半导体人才,如黄大师、谢大师、王大师、高大师、吴大师、林大师等前辈。”

  “在他们的带领下,蹒跚起步的华国半导体行业做了两大贡献:

  一是保障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重大军事项目的电子和计算配套;二是为华建立了一套横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导体人才培养体系。”

  席教授讲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一些华国电子产业的早期历史。

  都对这些大师感到由衷的敬佩。

  席教授挥了挥手,压制住教室里的嘈杂声道: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不用举国之力来发展芯片。”

  “答案是,我们不仅用举国之力搞过芯片,而且似乎还一度搞的相当不错。1975年,京城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研究小组,由王老师等人,设计出我国第一批三种类型的1k内存dra动态随机存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