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年寒冬?失去的十年!!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明玉看着沉思的叶风。

  那张好看的侧脸,不禁有些着迷。

  丝毫不知道,叶风在想着事关华国芯片产业的大事。

  叶风知道,华国的芯片产业,在经过本世纪初欣欣向荣的数年之后,又一个长达近十年的寒冬,即将席卷而来。

  这个寒冬,不仅属于张如京,也不仅仅属于中芯国际,而是属于整个华国芯片产业。

  叶风回忆着有关中芯国际的信息。

  2003年底,台积电及其北美子公司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状,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权及窃取商业秘密。

  台积电申请对中芯国际实施禁制令处分及赔偿财务损失,起诉对象包括中芯国际在中海及美国的子公司。

  中芯国际赴美上市的2004年,正是和台积电官司如火如荼之时,也因此,中芯的股价从一开始就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市场对于讼诉的悲观预期,造成中芯国际的股价在上市首日就出现大幅破发,之后持续震荡下行。

  一年后,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庭外和解,根据和解协议,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差不多占到中芯2003年年收入的50。

  这还仅仅是开始,2006年,台积电再次以中芯国际不遵守和解协议为由,将其告上加州法庭,指责中芯国际在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中使用了台积电技术。

  漫长的官员反复打了三年。

  加州法院开庭,台积电再次胜诉,中芯国际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以取得和解:

  在1.75亿美金的基础上,再赔2亿美金,外加10的股份。

  据说,在接到律师通知的那一刻,张如果京在电话前放声痛哭。

  而和解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条件是张如京必须离开中芯。

  几天后,张如京便引咎辞职,离开了为之奋斗了9年的中芯国际。

  这次败诉,对于整个华国芯片行业的恶劣影响是极度深远的。

  赔款让公司元气大伤,基本失去了投资和扩张的能力。在股东结构上被阉割过以后,中芯对于先进制程的研发投入也大打折扣。

  在2008年前后,中芯和台积电在摩尔定律上的代差大概只有不到1代,而到了2015年,这个代差被扩大到了3代。

  即在整整5年里,中芯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上几乎完全止步不前。

  也让华国赶超全球芯片头部玩家的脚步停滞了近10年之久。

  更让人扼腕的是中芯的存储器业务。

  中芯在2008年之前,一直在存储器工艺上保持着业内的领先水平,富士通,英飞凌等均为中芯的大客户。

  然而在诉讼赔偿中元气大伤的中芯,又接着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大受打击,中芯的大客户——从英飞凌独立出来的存储器业务部——奇梦达,宣布倒闭,最终彻底摧毁了中芯国际的存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