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九章 哥的名声不在中海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校长一口叫出叶风的名字。

  叶风讶然。

  “你认识我?不对,我刚来中海没几天,我们怎么会认识呢?”

  叶风奇怪地摇摇头,对林校长激动的神情表示看不懂。

  “你真是叫叶风?好巧啊,张搏士刚才在电话里提到你。盛赞你是少年奇才,年纪轻轻,却远见卓识。不光重金投资中海中芯国际,还一手创建了蓉城集成电路ic设计院。”

  林校长还是不敢置信。

  他听到张如京博士讲,有个青年如何如何了还得,有钱有才有眼光。他心里已经有个三四十岁的有为青年形象。

  无他,现在国内评什么优秀青年,年纪都是放宽到四十五岁以下。

  哪有二十来岁的“优秀青年”。

  现在,眼前就有一个打码常规,打破认知的真正“青年”。

  名符其实的年轻人。

  林校长不敢托大,脸上堆满了笑容:

  “叶董,您好。欢迎光临指导。您来我们学校,怎么不来找我呢。”

  叶风看他突然变得友善可亲。又听他提到张搏士。心里估计是张如京对这个林校园说过他的女话,笑道:

  “你客气了,不知道你刚才所说的张博士是不是从湾湾来中海建厂的张如京搏士?”

  林校长连连点头道:

  “对对对,张搏士是我校的名誉教授,微电子专业的权威专家,中芯奖学金的捐赠人。”

  “上次徐市长陪张博士来我校挑选人才,就从我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院带走了几名研究员。可谓是我校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叶风点头道:“原来如此,我和张搏士的确很熟,也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这么说,我们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

  “哈哈哈。”

  林校长爽朗的笑了:

  “今天,张博士还专门邀请我去参加中芯国际晶圆生产线的工艺改进庆祝活动。其中就提到您向他推荐的人才宋远亭,只用两个月,在不增加成本,更换设备的基础上,让生产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良品率也上升不少。真是太厉害了。”

  “这个宋远亭是我师兄,曾经在英特尔波特兰研究中心工作,提前五个月转正,三个月就完成一项大型测试,获得英特尔公司的特别奖章。”

  叶风发自内心地为这样的师兄感到骄傲。

  林校长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叶风,“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啊。能得到英特尔肯定的,都是国际一流的人才。要学真正顶尖的知识,还是得去英特尔这样的国际大厂才行。我要是年轻20年,我都自己想办法出国去学,哪怕是做一个名小工也行啊。”

  林校长的感触不是随便发的。

  华国集成电路产业,不,半导体产业,整整落后美国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十到十五年。

  按照摩尔定律,两年一代的话,那就差了整整数代。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