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八章 备胎计划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

  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t、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

  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总决定要自己开始做研发。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市宝安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五十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总来到这栋破旧的厂房中,开始了他们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

  最初有50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

  这里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打起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观止。

  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事后员工获悉,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即面临破产。

  可是到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

  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后来,华为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市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从此,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市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

  事实上,最初抓住交换机机遇的不仅仅是华为,当时通信制造领域势头最好的四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市华为被并称为“巨大中华”。

  1998年,华为销售收入89亿元,规模最小的大唐也达到了9亿元。这其中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三家全部都是国有企业。

  2000年,叶风才刚刚成长起来的时候,华为的销售额就达到220亿元,以29亿元净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任总的牛逼之处,就算比起开挂重生的叶风,也丝毫不落下风。

  “对,海思就是备胎计划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

  任总沉思一会,看着眼前精致的女士,诚恳地道:

  “廷波,海思交到你手上,我很放心。但是,你要做好准备,可能海思的研究成果,一辈子都只能做备胎,无法转正。”

  “我知道。”

  何廷波苦笑道:“备胎,顾名思义,这是为了保持汽车抛锚的时候还能开才出现的。”

  何廷波不是二十岁的小姑娘,她沉稳大气,精明无比。

  从小就是“校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