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22 慷慨泪沾缨-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伐木为柴,只怕推行起来甚是艰难。”赵行德叹道。这时代比后世更加寒冷,宋国也禁止滥发林木取暖,可一遇寒冬,还是法不责众,甚至皇陵附近的风水林,都有百姓偷偷砍伐,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

  傅知仁也感慨道:“是啊,冬日苦寒,伐木为柴可以解燃眉之急,而遗万世之忧。以石炭取代木柴,若不是丞相府定策于先,逐年修筑渠道,削减运碳的费用,学士府众先生十余年教诲百姓其中利害,百万军民心悦诚服,还真不容易推行。”

  赵行德是关东的士人,傅知仁对他也存着几分客气,只要不涉及军国大事的,都详细解说给他听,二人说话间便来到了一片夯土筑墙茅草铺顶的房屋面前,赵行德一眼便看见在他之前渡过黄河的那几十个农人已经站在院子里,正排在一张桌子前面做着甄别登记。

  “律令不容闲散流民,凡是关东来人,都要登记去向,不得在国内肆意游荡。”傅知仁带着些歉意的解释道,“我的同僚会根据流人各自的情况和意愿,给你们安排去处。”他和赵行德尚算谈得来,便又多嘴了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话的时候,你可要记住。”

  道路曹的胥吏潘少微,生就一副人畜无害的和善脸,他看着面前老实巴交地关东农人,正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问话:“第一个去处,留在关中工坊,管你吃,管你住,干活儿也简单,每个月还有银钱拿。第二个去处,安排你在沿途的田庄工坊做短工挣盘缠,运气好去石山,运气不好去小海,说不得要餐风露宿,那边蛮人烧杀打仗是肯定的,不保你有命还乡,第三个去处,倘若有一技之长,丞相府、大将军府便可择优录用,或者发给告身,三个月内去都市自寻一条生路,若无法谋生的,则听从丞相府发落。”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