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89 仆卧香炉顶-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镇国军争夺淮西。

  江南的梅雨季节渐渐过去,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这些日子来宋境发生的事情,颇有些让人目不暇接。往往一件事情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另一件更新鲜的事情又把人们的热情吸引了过去。人们甚至来不及思考这些变化的好坏。酒楼茶馆,街谈巷议,闾间乡里,人们不时提起天子赵柯,更多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象征。大江南北的百姓们无暇思考,万一当真迎还了圣上又当如何,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口音,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到处都说“鄂州”,“丞相”,“盟誓”,“祭孔”这些时兴的事情。前段时间有关赵行德宗室身份的流言终于渐渐淡了下去。

  ............

  敦煌,大将军府行军司,张善夫欣慰地看到了赵行德推辞了兵部尚书的消息。这些日子来,他一直处于矛盾的心情当中鄂州的势力大涨,既抗衡了辽国,又削弱了襄阳宋庭的威望。一方面,赵德是夏国的将军,他在鄂州的声望和地位越高,能够为夏国争取的利益也越多。但另一方面,赵行德毕竟是关东宋人,他在宋国的名位越高,就会不可避免地偏向东面。从本心来说,张善夫甚至有些不愿放他回关东。

  “看来,这赵德倒是个实诚人。”张善夫翻了翻密报,暗笑道,“他说无论如何,祖宗不能乱认,不能像北虏那样,为了争夺天下,连祖宗都可以乱换的。这是讽刺耶律大石吧。”这是当事人在一次和县学祭酒的酒宴中说的,由军情司的细作禀报了上来。张善夫知道,丞相柳毅对这个年轻将领有特别关注。他将这封密报抽了出来,连同近期军报夹在公函里,命人送到丞相府。

  柳毅正在林泉宫中向陛下陈宣禀报护国府同意竞买国外的矿权之事。

  “亏得赵行德想出了这个主意,朝廷府库不用费力气,平白多了一大笔收入。”陈宣啧啧称赞,抬眼道,“丞相亲自过来,难不成打算把他调回相府来?”他摇头叹道,“经营东面还离不开他,这样的人只有一个。”辽宋之争如火如荼,无论陈宣、柳毅,张善夫,还是余藏云等人,都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

  各种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了襄阳,民间也是议论纷纷。陈东、赵行德、黄坚等人虽然在清流中都有巨大的声望,但州县学公议推举牧守,再推举丞相,却是前无古人的事。对很多人来说,与其寄希望于此,还不如眼前的明君。特别是辽军改以长围久困之策后,专心营建堡垒,训练水军,襄阳城外的战事反而平息了下来,给人一种稳住了局势,中兴在望的错觉。

  在某些人眼里,赵柯落在辽军手中,和死人无异。赵杞毕竟是先皇血脉,又得到了蔡京等老臣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