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找不到理由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三项大奖,就是整个包场,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就如冯老师的文艺试水作《一声叹息》。下半年会在开罗电影节上包揽五项大奖,风光无限。结果汪朔兜头就浇了盆冷水:拿个非洲的乡镇企业奖,有什么可得瑟的?

  乡镇企业奖……呃,《苏州河》大概也是这么个概念。

  可好歹也是国际影后啊,忽悠忽悠观众,刷刷逼格还是没问题的。

  你想想,从第五代冒头到2000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影展都算上,掰着指头数数,拿过帝后的华人演员有几个?

  十七个!

  更主要的是,拿奖的那些人,要么是老前辈,像赵丽蓉;要么是大咖,像巩丽;要么是港台巨星,像曼玉。

  而周逊才多大?

  26岁!

  如此,她未来的路线就很清晰了――国内新生代演员的领军人物。

  这个flag,还是有立的价值。所以李晓婉收到消息后,马上召集公司人员开会,定制了一整套的宣传方案。

  她现在力捧的就两位,周逊和陈昆,铺开大路往前飚,资源倾斜的特丰厚。而且俩人正准备拍部电视剧,叫《像雾像雨又像风》,顺便还能打打广告。

  方案定下,还有个麻烦事,就是褚青,该怎么个尺度?

  完全不说吧,人家也是共同参演的,还拿了最佳男演员;可要说吧,老觉着这孙子像沾光似的。最后,只好折中,提及,但不夸赞。

  从写作结构上讲,这叫,背景介绍……

  有公司和没公司的区别就在这,有经纪公司为你打理,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有专业公关来帮忙刷粉。

  褚青这种跑单帮的,就只能刷大白。

  周公子在巴黎又呆了一天,配合主办方宣传采访,《苏州河》在法国的首映也定了,10月11日。

  6日中午,她终于回到京城。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要马上到公司,接受惨无人道的围观。

  李晓婉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关系,包括京城的几家主流纸媒,以及初成势头的门户网站,甚至还有家党报掺和进来。

  周公子从容,or累得不想多说,坐在台子后面,对着十几家媒体的记者,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

  先聊了聊获奖的经过和感受,又回顾了下自己的从影历程,最后谈了谈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还是很有料的,因为她当红,《大明宫词》正在热播,台湾那边已经先轰动的《人间四月天》,也即将在国内播出。

  记者们知道读者爱看什么,问的都在点上,李晓婉在旁边陪着,相当满意。

  直到快结束时,一个哥们边往包里装采访本,边随意的问了句:“那你打算怎么把这个奖杯给褚青?”

  “我,我想……”周公子眨眨眼睛,放弃了,她说不出。

  李晓婉忙接道:“我们一定会找个稳妥安全的方式,把奖杯送到他手里。”

  采访结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