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5、二年4月24日 晴 为有源头活水来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紧蹙:“法典自是立于万民之间,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无不以法典而为之,你又为何说法典无用?”

  “丁大人,学生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但问无妨!”

  宋北云轻笑了起来:“不知道丁大人口中的万民,是哪里的万民?是庐州城的万民?是金陵城的万民?亦或是临安城的万民?”

  “混淆视听,一派胡言!这万民自是天下之万民,不论贵贱、不论深居何处,及宋民则为万民!”老丁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你若是再是如此,便出去!”

  宋北云丝毫不在意老丁的愤怒,他反而轻描淡写的说道:“丁大人,学生再问你,若是一老农久居山林却不得文字不认其法,该是如何?”

  “天下何处有此等人?你莫要胡搅蛮缠。”

  宋北云哈哈大笑:“丁大人,天下不知魏晋者何止千万,生死不出村者又何止千万?国法以达,至于何处?自是至于乡中土绅,万民不得文字之解不明其法之意,绅自以口述于民,然至于口述,法何意自是解于绅之口。大人,如此之时,典何立于万民?”

  老丁眉头紧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走动了起来,显然他明白了宋北云话里的意思,这天下太多老百姓不认识字了,这法典想要让他们明白,自然是要有人解释,可是如何解释,这就不是那万民能够的掌控的了。

  横的竖的、圆的扁的,都出自于那倒数二层的绅土层级,这法还如何传递下去?法典无根,既是空口白牙,言而无信啊。

  “你想让本官上书改革?”

  “改革?”宋北云摇头:“谈何容易,乡绅氏族之力根深蒂固,根植于崇山峻岭、弥漫于江河湖泊,改革……丁大人,何以发力?况且,宋人多不识字呀,又该如何是好?”

  老丁背着手也在发愁,他仰起头看向宋北云:“你说说,倒是如何?”

  “下官其实也只是个念头,士农工商,商者有才却不允得功名,可泛泛天下间却是遍布于商。既我等无法撼动那盘根错节,为何不另辟蹊径?”

  “哦?”老丁眉头一挑:“你说来听听。”

  宋北云把昨天的新城计划说给了老丁听,昨天跟赵性谈的时候,他淡化了阶级变动,淡化了商人之子能考功名这个部分,而今天他着重的谈了一下关于商人能够考功名这方面的事情。

  “以新城为点,逐渐外扩,最终大宋得到了千千万万识文者,这些人熟读经意、明白事理,再返乡时便是有功名者,乡绅不可夺。他们便是那燎原的火、那林中的炬,法典之理由这些人散播出去,以正其法固其典。”

  老丁仔细思索了一番:“这是你想出来的?”

  “家师早年心心念念有朝一日能让这片土地开明通达、能让世人知意晓礼。丁大人,您觉得如何?”

  “容我三思。”

  “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