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回乡丁忧_我,大明头号反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走,而现在各地都有商队,商队都是成群结伴的,而且商队都养了会功夫的打手,如果能搭上一个商队,那安全系数就大大提高了。

  果然,店小二很快便告知他明天有黄州的一队商队会北上去京城。

  刘五一听大喜,又花了十文钱问店小二买了商队的信息,还拖店小二帮忙把他弄到商队去。

  店小二常年跟商队打交道,对于这种事可谓驾轻就熟。

  他很快便帮刘五搞定了此事,第二天一早,刘五便跟上了这支商队,一路北上前往京城。

  商队走的很快,从黄州出发后仅只走四十五天便赶到了京城。

  一到京城,刘五便跟商队的人道了别,他已经跟商队的人混的很熟了,很快便在商队商人的介绍下,搭上了一支从京城出发去往阳和的商队。

  这一路上还算和平,刘五都没遇上什么危险,反而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对整个大明也基本有了一个认识。

  期间有商队的人问刘五是哪里人,刘五没有隐瞒,直说自己是江西袁州府的人,去阳和是去投靠自己的叔叔的,他叔叔在阳和的军中当了一个小官。

  众人一听是当官家的子弟,自然也没多想,反而对他多有照顾。

  等刘五跟着商队抵达阳和卫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八年十月初了。

  十月的山西阳和卫风沙遍地,温度很低,很冷,宣大总督府内,刚刚上任一年总督职位的杨嗣昌愁容满面。

  自开春以来,山西已经一年没有下过雨水了,今年山西也发生大旱,粮食颗粒无收。

  杨嗣昌身为宣大总督,总揽宣大,山西等处的军务粮饷大事,山西绝收,他这个宣大总督愁的不行。

  因为他要给手底下几万兵马发军饷发粮,没有粮食,手底下的兵马随时有可能哗变。

  现在中原流寇闹的沸沸扬扬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几年不下雨,地都干的开裂了,哪里还能种粮食出来。

  李自成张献忠这帮贼军当中,多数人都是曾经陕西三边等地的卫所士兵,朝廷因为闹旱灾,发不出粮饷来,这群士兵拿不到粮饷,直接带头造反,投了流寇去了。

  杨嗣昌继任这宣大总督以来,就没过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总督府内,杨嗣昌伤神的按着自己的额头,脑袋里思考怎么才能弄来粮食。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家丁杨三的声音响起。

  “老爷,老太爷那边来人了!”

  一听是自己父亲那边来的人,杨嗣昌一下就醒了。

  他头立刻抬了起来,急忙问杨三道:“父亲来信了?”

  杨三摇了摇头,说:“老太爷的信没来,是袁州府来了一名信使,说是有老太爷的消息,要亲口告诉老爷!”

  “还不快带进来!”

  “是!”杨三赶紧转身去请人。

  杨嗣昌这人,若论他功过是非或许很难去评价他,但是在孝顺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