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八七章 消逝的东西_文娱试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回到芙蓉市后,韩试没来得及去在柿子们面前露个面,就被李茹催促着去录制《寂静之声》了。

  文余业早就听过了韩试的口风琴版本,当看到韩试拿出的词谱后,居然很罕见地露怯了,完全没有了一丝眼高于顶的傲气。

  眼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凭着《寂静之声》绝对已经可以称之为进入了音乐家的行列,而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气歌手。

  有一个瞬间,文余业甚至产生了把录音室并入柿子工作室旗下的冲动,从此安安心心当一个韩试的专属制作人。

  这样的话不仅不用为了生活接一些看不上的活,而且文余业有一种预感,如果韩试继续保持如此旺盛又强劲的创作力,或许当他的音乐制作人远比自己捣鼓一个工作室来得有劲儿。

  登顶一个时代,乃至随着音乐而声名流传于世也未可知。

  念头一旦产生,越琢磨就越诱人。

  只是文余业长久的自视甚高,到底按捺住了心底的蠢蠢欲动,最终只郑重地说想先找几个老伙计商量一下《寂静之声》的制作,不想把经典搞砸了。

  然后就丢下有点愣的韩试,迫不及待地打电话找人了。

  韩试隐约听了几句,好像找的都是国内一些顶级的音乐领域的资深专业人。

  不得不说,对待音乐的虔诚与小心翼翼,见猎心喜而无关名利的纯粹,让文余业突然显得有一丢丢的可爱起来。

  韩试苦笑着离开了云中工作室,李茹也无奈了,虽然心急着早点趁热打铁,但也总不能说不就是首歌么,有的人一天能写几十首,随意点就好。

  网上有个天才的诗人少女,据说十几岁都写了上千首了。

  江大想让韩试回校的原因,说起来就与韩试作为诗人或者说作家的身份有关。

  央视邀请了一群不同行业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进行高校巡回的学术交流与演讲活动,而两天后到达江大进行演讲的主嘉宾,就是当初给《小王子》作序过的当代散文领军人,华夏作协的副主席之一于秋阳。

  于秋阳在跟江大沟通,就明确提出到时很期待和韩试能够见面探讨。

  交流会有央视的全程录制播出,是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江大当然也不希望拿得出手的韩试缺席,所以韩试还在米兰就被问了好几次回国行程了。

  对于真正有学识素养的文坛大家,韩试是抱着足够的敬重的,很乐意回校去见一见于秋阳先生。

  可对于江大领导透露出的一点口风,却又十分迟疑。

  作协的邀请。

  老实说,韩试真没有多大兴趣,尽管听上去十九岁的全国作协成员,是个相当亮眼的荣誉。

  文学是一见极其主观的事,成立组织就挺扯淡,失去了自由的灵魂想写出好的作品未免荒诞。

  何况与志同道合的文学团体性质不一样,作协的官味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